第82章 大四下學期:外出遊歷(第1/2 頁)
2012年5月初,畢業論文已經大頭落地,想到後面就要去南方讀書了,趙山文決定,畢業前儘量在北方多外出遊歷幾次。
在對周邊區域比選後,趙山文感到最想去一下孔子故里曲阜,他從小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孔子是他崇拜的聖人,這次去看看也算是朝聖了。
有了這打算,趙山文就規劃起了自己的行程,要去到齊魯大地,順便就可以到濟南看看,去登一下泰山,還有孟子故里鄒城離得也很近。
就這樣,趙山文規劃好了自己的遊歷出行計劃,先到濟南看看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再到泰安登泰山,再到曲阜參觀孔子故里,最後到鄒城參觀孟子故里。
此次外出遊歷,趙山文決定一個人出行,連包泓智都不約,主要是考慮到兩點。趙山文外出遊歷跟旅遊不一樣,他主要是想增長見識、感受文化、提升思想,是一次參觀學習,行程裡沒有安排娛樂場所等吃喝玩樂的地方。另外就是考慮到經濟條件,趙山文外出都是住最便宜的旅館,吃最便宜的飯,說白了就是窮遊,一個人更方便一些。
趙山文首先坐火車來到濟南,遊歷了趵突泉、千佛山和大明湖等濟南三大名勝。在趵突泉公園,趙山文除了驚歎不斷往上冒的泉水,更為濟南清澈見底河水震驚,河底的一粒沙子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在千佛山景區,趙山文感受了濃厚的佛教文化。在大明湖,趙山文想到了小時候看的電視劇《還珠格格》,夏紫薇的母親夏雨荷就來自於大明湖,乾隆皇帝就是在這裡遇見了年輕貌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夏雨荷,而後有了紫薇。
趙山文第二站來到泰安,他當天晚上6點多開始爬泰山,一路走走看看,一直到夜間12點多才到山頂,整整六個多小時。夜間山頂的溫度很低,趙山文冷得瑟瑟發抖,不得不租了一件軍大衣穿著,就這樣還是很冷,為了避風,找了個石頭旮旯裡躲著,在睏乏和寒冷中度過了一夜。凌晨4點多後,東方逐漸出現魚肚白,然後一輪紅日冉冉升起,泰山日出真的好美。太陽普照大地後,站在泰山頂的趙山文身臨其境感受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磅礴氣勢,不愧是“天下第一山”。
趙山文第三站來到此行的主要目的地—聖哲孔子的故鄉曲阜,這裡是儒家思想的發源地。趙山文參觀了曲阜三孔,即孔廟、孔府、孔林,他邊看邊學習,進一步感受了孔子的豐功偉績和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曲阜孔廟以孔子的故居為廟,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廟宇,開全國各地文廟先河,以皇宮的規格建設,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並列為中國三大古建築群。
孔子死後,其後代被封為世襲的“衍聖公”,孔府就是孔子嫡系子孫長期居住的府第。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是中國現有規模最大、持續年代最長的一處宗族墓地。
趙山文看完,很為孔子這個家族感到震驚,中國古代經歷了那麼多改朝換代,這個家族的地位卻延續2400多年而屹立不倒,可見精神信仰才是恆久的,世俗權力是短暫的。
趙山文最後一站來到亞聖孟子的故鄉鄒城,參觀了鄒城三孟,即孟府、孟廟和孟林。三孟的規模比三孔小很多,但也很氣勢雄偉,足以見得孟子對傳承發展儒家思想作出的重大貢獻。
在遊歷過程中,趙山文不僅欣賞到了古代的建築和園林藝術,更切身感受了中國古老的歷史文化,尤其是兩千多年作為中國正統思想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從孔子創立到現在,已經有2500多年,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精神。孔子提倡“仁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就是要有愛人之心,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準則。孟子則把孔子的仁學思想發展成一種仁政學說,由仁愛之心發展為統治者對百姓的關愛,“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