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大學生活(第1/4 頁)
按照選好的課程表,9月22日上午8:00-9:40是趙山文的高等數學課,地點在北校區教學樓208教室。
這是進入大學後的第一堂課,趙山文充滿了好奇,不知道上課會是什麼形式,老師怎麼樣。
這天一早,217宿舍還是集體行動,吃過早飯後一起來到208教室。
進入教室後,裡面已經坐了一些同學,沒有固定座位,大家都隨意坐。
趙山文觀察著周圍的同學,發現有幾個不是經濟學系的同學,可能是重修的同學或者是其他系的同學換選了這個班的課。
8點差幾分鐘,上課老師來到教室,他先自我介紹,他是數學科學學院的老師,公共數學教學部安排他來上這門課。
老師開始上課後,就跟以前課堂一樣了,數學還是主要在黑板上板書。
數學課結束後,所有同學都收拾好自己的全部物品離開,這個教室後面是用來上其他課。
10:00-11:40是趙山文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地點在北校區教學樓401教室。
從208教室出來後,趙山文去到401教室,座位仍然是隨便坐,上完課後所有個人物品帶走。
趙山文就這樣開始了大學學習,他慢慢適應體驗感受著大學的學習和生活。
一個多月下來,趙山文感到,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方式的確與以前完全不同了。
首先是時間更加自由自主了,以前小學中學,每天的上課時間都是固定的,而且基本佔滿了白天大部分時間,而大學裡沒有早讀、晚讀、早操和課間操了,除了自己選的課程的上課時間需要上課,其他沒課的時間全部自由支配。
其次是地點不固定,以前小學中學是每個班有固定的教室,所有課都在這個教室進行,大學裡的每門課都在不同的教室,一個班也沒有固定的活動教室,搞活動要用教室都需要提前跟教學樓管理處預定。
再次是人員不固定,以前小學中學每個班的同學是固定的,大學裡每個學生選哪門課都是自由的,每門課的上課學生都不一樣。
由於這些特點,大學裡的班集與小學中學的班集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小學中學的班集是個有形的固定的集體,而大學裡的班集只是一個無形的鬆散聯合體,經濟學系大一的56名同學就是這樣一個聯合體。
大學裡最固定的集體是宿舍,大學生自由時間多,宿舍是最主要的學習生活場所,每個同學即使白天一直在外面上課,晚上總要回宿舍睡覺,宿舍裡的同學是每天交往最多的人。
新生剛入學都對宿舍有很強的依賴感,217宿舍的六個同學最初一個月就每天都經常一起行動。但時間一長,大家都感到不自由也不方便,畢竟每個人的作息和生活習慣還是不一樣的,隨著對環境的熟悉,想自由行動的傾向越來越明顯。
終於在有一天晚上,宋貴福提議以後還是個人根據自己情況自由行動,不用等其他人,宿舍裡其他同學都同意。
第二天一早,宋貴福起來洗漱好就先走了,其他同學有的也自己行動,有的也還一起行動。以後還是不是一起行動,就由個人關係決定了,關係好的同學會一起上課。
一段時間下來,趙山文很快適應了大學生活,北方的飲食雖然跟家鄉有些差異,但味道也是不錯的,身體很健康,並沒有出現母親所擔心的“水土不服”。
趙山文有一點感到不習慣的是洗澡問題,宿舍裡沒有洗澡條件,北校區只有一個公共澡堂,需要洗澡就得帶上自己的洗澡用品去到公共澡堂。
公共澡堂裡是一排淋浴管,沒有隔離,洗澡時要脫光衣服,赤身裸體地和其他同學站在一起洗,完全沒了隱私。趙山文一開始感到很不自然,慢慢才適應了,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