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從農民到市民(第1/4 頁)
完成報到和軍訓後,趙山文正式進入高中階段學習。
對趙山文來說,Q市和Q市一中是一個全新的環境,他需要學習著適應新環境。
在此之前,趙山文一直生活在農村地區,現在突然來到大城市生活,大城市裡如何出行、如何就醫、如何通訊、如何保管錢財、如何行為規範等都是他需要學習的內容。
此時的趙山文不知道,Q市從全國來看就算個四線城市,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根本沒法比,但對趙山文來說,Q市已經是大城市了。
趙山文雖然上初中時已經住校,但那時離家近,週末回家,生活上還能得到媽媽的照顧,而現在他離家遠了,來到學校後就是期末學期結束才回家,他必須要學會獨立生活,自己照顧自己。
趙山文以前就讀的平丘中學,從全省來看只是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農村地區初中學校,而他現在就讀的Q市一中,則是A省數一數二的重點高中,如何在這樣的好學校裡搞好學業也是他需要學習的。
趙山文慢慢發現,Q市一中的管理跟平丘中學截然相反。
平丘中學實行的是半軍事化管理,學生的自由活動時間很少,課外的時間被儘可能限制到學習上,還經常利用週末和假期補課;Q市一中實行的是自由寬鬆管理,每天上午8點到12點、下午2點30到5點30、晚上7點到10點之外的課餘時間,基本由學生自由支配,週末和假期基本沒有補過課。
平丘中學實行的是封閉化管理,住校的同學週一到週五沒有特殊情況不得離開校園;Q市一中實行的是開放化管理,學生白天進出校園沒有限制。
在這樣的自由寬鬆氛圍下,學習的自覺性很重要,趙山文發現,畢竟是全市尖子生集聚的學校,大部分同學都仍然是刻苦努力學習的,沒有荒廢課餘時間,這可能是在初中階段已經養成的習慣,只有少數同學放鬆了下來。
趙山文喜歡這樣的管理制度,即使不限制課餘時間,他也會努力學習,現在自由寬鬆一些,能讓他更好調節自己的學習狀態,學不進去的時候就休息調整一下,精神狀態好了再學習。
趙山文一般每天早晨6點半到7點之間起床,起早了怕影響其他同學休息,起晚了自己也不願意。洗漱後去吃早飯,有時候去食堂吃,大多時候到離宿舍樓很近的學校後門外買兩個包子吃,一邊往教室走一邊吃,走到教室正好吃了早飯。
高中不考體育,學校也不組織統一的早操,不過趙山文還是看到每天早晨有些同學在操場上晨跑。
到教室後,趙山文開始看書,預習今天的課程內容,隨著到教室的同學多了,有同學開始小聲讀起書來,趙山文也讀起來,到7點30後,整個世界已經淹沒的教室裡的讀書聲中。
8點到12點是上午四節課,中間全體同學到操場集合做廣播體操。
上午放學吃過午飯後,趙山文一般帶著書回宿舍,中午躺在床上看會兒書,也睡一會兒。
下午2點半到5點半是下午三節課,下午放學後,趙山文偶爾去參加一些課餘活動,大多時間還是在教室或宿舍裡讀書。
晚上7點到10點是晚自習,中間休息15分鐘。晚上10點下晚自習後,趙山文回宿舍洗漱休息,也經常帶著書在睡前看會兒。
進入高中後,趙山文繼續保持著儉樸的生活作風,這不僅是從小養成的習慣,也是經濟條件使然。
作為農村家庭的孩子,趙山文知道,父母掙的每一分錢都要付出艱苦的體力勞動,一家人辛勞一年,只是勉強夠維持生計,他在生活上必須精打細算。
趙山文早上一般只花1元買兩個包子吃,就是因為便宜,去食堂吃頓早飯要3-5元左右,午飯和晚飯趙山文都多打點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