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去揚州吧(第1/2 頁)
“不知陛下和娘娘可有中意的人選負責畫舫船一事?”
武安公再次開口道。
永寧候毛遂自薦“陛下娘娘,臣願往。”
京營,是謝逾的京營。
若是被內閣趁火打劫,恐怕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捫心自問,他比李懷謙合適。
顧笙愕然。
永寧侯這是蝨子多了不怕咬,無所謂了嗎?
再這樣下去,她真擔心永寧侯會被得罪的同僚官員套麻袋打悶棍。
“這是不是不太好?”
顧笙和蕭硯隨對視一眼後,訕訕道。
兄弟印記閃閃發亮,明晃晃的進度條,彰顯著永寧侯為她兩肋插刀的決心和勇氣。
掰著手指頭數,永寧侯也算是自己人了,總不好過於壓迫奴役。
永寧侯字正腔圓一本正經“臣覺得挺好的。”
他的平庸,只是上不及祖輩,下比不過嫡子,但並不意味著真真上不得檯面,只能當個擺爛躺贏的混子。
老牌勳貴,鎮場面是絕對夠用的。
顧笙輕抿嘴唇,乾巴巴道“本宮和陛下絕不會忘記你的功勞,更不會虧待永寧侯府。”
永寧侯頓時喜笑顏開,若不是場合不對,他的嘴角能咧到耳根。
資質平庸者,也有發光發熱的機會。
商定好畫舫船一事後,蕭硯隨又對永寧侯提議捐善款的神來之筆,予以肯定和獎勵。
永寧侯並沒有被喜悅衝昏頭腦,昧了所有功勞,樂呵呵誠實開口“這非臣一人之功,乃與武安公共同商議。”
“臣受之有愧。”
李懷謙:確定了,還真就讓永寧侯這個汲汲營營了多年的傢伙攀上了高枝,找到了大乾最大的靠山。
武安公,代表的是顧皇后。
陛下對顧皇后情深一往,素來縱容。
簡而言之,沒腦子的永寧侯,一手謝逾,一手帝后,在上京城又能橫著走了。
難不成,去年初秋,永寧侯府尋高僧看風水掐算日子遷祖墳真的改運了?
他有罪!
子不語怪力亂神。
李懷謙斂起亂七八糟的想法,在離開前,有些冒犯的脫口而出“陛下,您就不擔心有朝一日謝督主取而代之嗎?”
謝逾兩個字,在內閣就是亂臣賊子的代名詞。
蕭硯隨先是一愣,而後看傻子似的看向李懷謙,一臉的理所當然“那朕就是皇太弟,皇位早晚還是朕的,大乾仍是蕭氏的。”
到時候,他就能理直氣壯的開擺了。
不用似最近這般,因為一場恐怖的亡國噩夢,被迫勤奮。
李懷謙:……
人類不僅悲歡不相通,腦回路也千差萬別。
先皇和陛下都篤信謝逾忠誠不二,那他是不是也應該嘗試著不帶偏見不聞汙言穢語,去公平清白的審視謝逾。
李懷謙和永寧侯相攜離開。
武安公被單獨留了下來。
“嬌嬌,可還有別的囑託?”
無旁人在場,武安公也隨意親暱了些許。
“父親,近來可有收到揚州的訊息?”顧笙輕聲問道。
武安公的神情一僵,滿是慈愛的目光溢滿懷念和憂傷。
他膝下無子,也從未打算過繼。
他是把陸家謹言當作親子來培養的,假以時日,就是嬌嬌的倚仗。
因著謹言,上京顧家和揚州陸家,親如一家。
如明珠般耀眼的謹言,死在了虞鄉。
在喪妻之後,他又體會到了喪子之痛。
上京顧家和揚州陸家,
“嬌嬌因何突然提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