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第1/2 頁)
當賽車降低到合適速度時候,就從外側向內側滑行到彎心,這也就是俗話說的切彎。一直到這個步驟,都是選擇空油門來控制車速。一旦過了彎心之後,就是踩油門加速出彎,這點沒什麼好說的。
有時候遇到一些角度比較緩的彎道,或者說對於自己車技還有路線判斷很有自信,也可以不減速跟放空油門,這種動作就是全油門過彎,也是最快的過彎方式。
當然,這些都是職業賽車的理論知識,放在卡丁車上原理差不多,但張一飛真正想要操控起來,就遠沒有那麼輕鬆。卡丁車這種1:1的轉向比,稍微動作有些許的失誤,整輛車在高速狀態下,行進路線就有很大的誤差。
100k/h左右的時速,張一飛已經有好幾次差點撞到輪胎牆上面,甚至有一次右前輪都捱到了,驚的張一飛出了一身冷汗,自己這輩子第一場車禍要是出在卡丁車上面,那得多尷尬啊。
見到張一飛的操控有些混亂,平日裡都比較「和藹可親」的盧寧平,這個時候終於展現出一個職業教練的嚴肅跟認真,他開始站在場邊不斷朝著張一飛大聲指導,提醒他動作上面要注意的細節。
「5號彎記得提前減速,都差點撞上去了,怎麼還不記得這個點!」
「2號彎速度太慢了,就連幾歲學員都不減速的彎道,你在怕什麼,全油門過彎!」
「6號複合型彎道,找準兩個彎道的彎心,拋物線原理懂嗎?」
「4號s彎儘量走直線,賽道不是山道,沒這麼急的s彎,不需要你玩什麼漂移。」
「注意踩剎車跟油門的時機,慢入快出是基本原理,難道這一點還需要我再教一遍嗎?」
說到後面的時候,盧寧平完全可以用「咆哮」兩個字形容了,但他對於自己的態度毫不在意,這不是之前讓張一飛隨便跑跑的階段,想要成為方程式職業車手,那麼就自然要拿出職業車手的態度出來。
第085章 改變本能
耳旁聽著盧寧平各種激情「咆哮」,瞬間張一飛有種自己在駕校考駕照,教練指導自己開車的感覺了。
想當初就是在教練震耳欲聾的咆哮聲中拿到了駕照,沒想到今天又找回了久違的感覺。只是張一飛感覺自己開的也不算差,周圍那群小學員都在喝彩,盧叔的標準對於自己這個新手來說,是嚴格了一點啊。
不過上輩子作為一名職業車手,張一飛當然不會因為盧叔的嚴厲而抱怨,他知道只要高標準,才能培養出頂尖的車手。
任何頂級賽事,決定勝負可能就是那毫秒之間,任何一點領先都是從平常訓練細節裡面摳出來的。張一飛從來沒想成為一名差不多就好的平庸車手,他的目標只有冠軍!
賽道上一圈圈的跑,盧寧平的聲音也不斷在耳邊迴蕩,車技其實沒有什麼捷徑,就是靠著長時間大量練習,來培養自己的車感跟經驗。
特別是卡丁車,能把很多平常注意不到的細節給放大,這樣張一飛就能更好的調節自己一些操控習慣。說實話,上輩子張一飛也算是半路出家,就如同韓寒一般,只不過沒他那麼有錢。
所以張一飛沒有接受過什麼卡丁車的訓練培養車技,也讓他的操控習慣裡面存在一些「野路子」。正是因為這種種細微小毛病,鎖住了張一飛的上限,他可以成為中國頂尖的拉力賽車手,卻無法達到世界級別的水準。
現在的卡丁車訓練,讓張一飛第一次明確感受到自己以往操控習慣上的毛病,並且盧寧平豐富的賽車經驗,也是敏銳的察覺到張一飛的問題,所以他才會「咆哮」提醒,讓張一飛記住自己的問題,然後再改變。
只不過改變這種東西,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長久的習慣很多都已經成為本能,並不是張一飛想這麼做,而是到了每個彎道面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