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第1/2 頁)
這就是嶽西鎮,窮山惡水,愚昧無知,可憐可悲。
溫意初是鎮上唯一的讀書人。他原是城裡人,母親早年病逝,父親是個屢試不第的窮書生,好不容易考中了,一時激動,就給激動死了。
溫意初就成了孤兒。
所幸彼時他年已十六,靠賣字畫就能養活自己。他受父薰陶,也是自幼讀書,三歲能識字,五歲能成詩,是遠近有名的神童,自小就有入朝為官、報效家國之心。
溫意初偶然之下來到嶽西鎮,驚覺世上竟還有如此愚昧荒唐之地,鄉紳剝削,強搶民女,肆無忌憚。百姓無知,貧窮落後,還流傳著陰婚新娘的陋習。
所見所聞,皆令溫意初氣憤不已。他去報官,狀告鄉紳魚肉百姓,卻不知官商勾結,官員得了賄賂,將他打一頓趕出府衙。他又試圖勸誡鄉民勿配陰婚,有損陰德,鄉親們哪裡理會。他們不懂大道理,只想娶上媳婦兒。
溫意初漸漸明白,想要根治這些貪腐之風,靠他一介白丁之身遠遠不夠,需得做官才能有發言權。想要教化這些鄉民,光講道理沒用,要教他們讀書思辨,改善他們的生活才是關鍵。
這兒連一個教書先生都沒有。溫意初遂在此留下,創辦書院,免費教孩子們念書識字,隔幾日再去城裡賣字畫換錢,同時準備參加科考。有些鄉親為了感謝,也不時贈他一些米麵,日子清貧卻也自在。
幾戶鄉紳自然是想趕他走。鄉民識了字,就會有自己的思想,哪肯再乖乖讓他們擺布?
溫意初是個唇紅齒白的文弱書生,不僅經綸滿腹,容貌也俊秀好看。鎮上胡員外的兒子胡偉有龍陽之好,心裡惦記著他,就準許他留下來,時不時借學習之名來書院騷擾。
溫意初一心向學,對胡偉的齷齪心思渾然不覺。他不為榮華富貴,功名利祿,只想入仕為官、為民請命,幫助更多嶽西鎮這樣的地方擺脫貧困與愚昧,讓剝削百姓的地主遭到報應,讓官商勾結的風氣肅清,讓陰婚新娘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
按照晟朝的科舉制,透過最終殿試後,考生們需回鄉等待。若數月後有報喜官快馬加鞭的喜報傳來,就是中了,沒人來就是落榜。
溫意初考完回鄉,已是十七歲。胡偉花言巧語討好了溫意初一年,對方卻油鹽不進,徹底沒了耐心,竟是打算用強。溫意初誓死不從,慌亂之下跑進山中,胡偉窮追不捨。及至天黑,溫意初從山中出來,胡偉卻被山裡的老虎咬死了。
這下胡家震怒。他們得知胡偉是去找溫意初後才出的事,又心知胡偉垂涎溫意初已久,立刻就要溫意初為兒子陪葬。當日一群人闖入書院,硬是將他換上新娘的衣服,封入胡偉的棺木中,將他生生活埋。
鄉親們也有想求情的,被胡家一句「誰敢多嘴,我就把他家的地收回來」給堵了回去。
於是所有溫意初幫助過的人都保持沉默。
溫意初最後的記憶,就是身邊躺著被老虎撕咬得血肉模糊的胡偉屍體,鄉紳們醜惡嘴臉,鄉親們默然垂眼,沉重的棺材板在他眼前緩緩合上。家丁們一鏟一鏟地往棺材上填土,他陷入無邊黑暗與絕望。
他在棺中瘋狂掙扎,指甲撓得棺材板上滿是血痕,直至再也撓不動。
他不怨恨那些鄉親,他們有一家老小,沒有辦法不畏強權。他只是遺憾,他還沒有當上官,沒有改變他們無可奈何的命運。
兩月後,喜報傳來,溫意初金榜題名,高中狀元。
可那時的溫意初,已化為地底下一具白骨。
鎮裡的鄉紳心驚之餘,遺憾地對報喜官道,溫意初兩月前進山,不慎被老虎咬死了。報喜官只得調轉馬頭,惋惜離去,嘟囔道:「可惜了,今年的狀元,官家親口稱讚他文章做得好,必是棟樑之才呢……」
馬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