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5 頁)
胤禛只是脊背挺得筆直地正襟危坐,接受各種目光的洗禮。
作者有話要說:嗯,弱弱地說一聲,大家留言時能不能多打幾個字,晉江是滿25字才有積分送哦,雖然也沒幾個錢,大家不在乎,但是,有福利為什麼不享受涅,再說,身為作者的我還是希望和大家更多地互動,同時也奉上一點小小的心意呢。
☆、39、最新
直至日頭偏西;最後一名貢生才呈上考卷。此時御案上已經並列擺了十多份考卷,那些都是皇子大臣們傳閱後覺得寫得不錯、不至於汙了聖眼的才敬呈上去的;胤禛的考卷當然也在其列。
貢生們考完了;又在主考官的率領下給皇上叩頭謝恩;在一片“吾皇萬歲萬萬歲”的山呼聲中眾貢生退出金鑾殿,只餘胤禛一人垂首鵠立。
孝文帝看向胤禛,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胤禛連忙跪下說:“回皇上,臣姓薛名蟠;字文龍。”
孝文帝又問:“你家祖上可曾為官?”
胤禛說:“臣的曾祖父曾在朝中擔任微末之職,時任中書省紫微舍人,專務撰擬誥赦。自祖父這一輩開始;便致力於打理家中產業;不曾為官了。”
孝文帝挑眉問道:“哦——聽說你家裡很有錢;怎麼不想法子將家業擴大,或者,‘人生得意盡情歡’,反而是勞心費力地要來參加科考呢?”
胤禛說:“‘位卑未敢忘憂國’,臣雖是商賈之子,卻自幼愛讀詩書,願遵聖賢之言,為國家分憂,不願做那行屍走肉的鄙下之徒。”
孝文帝“呵呵”笑了兩聲,轉而說:“朕剛才已經閱過了你的考卷,很不錯。雖然是八股體制,你卻寫出了八大家散文之氣勢,大開大闔,見地不凡。想必你在會試中也是類似風格,怎麼成績卻是差強人意,僅僅列於三甲之流呢?這個事情,你怎麼看?”
好犀利的問題!且與自己處境正好相關。
胤禛飛速地想了想,謹慎答道:“臣曾經聽聞,此次科考將著力於選拔出身貧寒卻懷有鴻鵠之志計程車子。臣非是為自己抱不平,但是,臣以為,為國選拔人才,應當‘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孔子語),立心為公,不能偏私。寒門士子之中的有識之士當然要選拔|出|來,豪門大戶乃至像臣這樣的商賈之家中的能為之士也應該甄選出來。主考官員們只為了怕被老百姓說是徇私結黨就刻意迴避,竊以為是因噎廢食,反而是有私心之舉。正所謂‘君子坦蕩蕩’,只要是一心為國,公平取士,老百姓見了後效,自會心悅誠服。”
孝文帝不禁擊節讚歎道:“答得好!”
孝文帝又問了胤禛一些時政相關的問題,胤禛俱是對答如流、奏對得體。孝文帝不禁大起惜才之意,心裡暗暗就決定要將此人列入一甲。不過底下的官員們尚在察看考卷,孝文帝雖然可以一語定乾坤,可是又不想因此而落下獨斷專行的話柄。
孝文帝沉吟了片刻,說:“你的回答甚得朕心,果然英雄出少年,雖是書生意氣,卻敢言人所不敢言,針砭時弊,直抒胸臆,聽得朕十分暢快。今天先這樣吧,你且回家等候訊息。”
胤禛叩頭謝恩,退出了大殿。
孝文帝這才對著下面的一眾皇子和上書房大臣(當時擔任審卷官)們說:“怎麼樣?考卷都看完了吧?”
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太傅張太華出列,說:“回皇上。二、三甲的排名已有定論,只是這一甲的三人該如何排序,大家還在斟酌,請聖上明示。”
掌事太監便下來拿了那三份考卷呈給皇上御覽。
孝文帝一看,其中一份是胤禛的,他先頭就看過了,文采精華,叫人歎服。另外兩人的也算不錯,中規中矩,其中也不乏有辭藻驚豔之處,但是,立意構局和胤禛的一比就高下立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