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第1/2 頁)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都打到咱們頭上來了,自然要反擊。」聞若青臉色沉凜,目中閃過幾絲無奈,「自古兵權之爭,關係的都不僅是那點權力和財富,他們如此對聞家,無非是覺得聞家擋了路,想要拔除罷了。」
「我聞家向來赤膽忠心,多年來兢兢業業守著大璟的邊疆,從不參與奪嫡之事,」聞若藍憤然道,「我就想不明白了,難道比起正位金鑾,邊疆失守,國土被人蠶食鯨吞,百姓流離困頓,這些都不重要了嗎?」
他越說越是激憤,「啪」地一下,鞭子狠狠甩到路邊一棵樹上,大片樹皮隨之脫落。
「聞家雖然向來中立,但朝堂上風雲變幻,從皇后娘娘入宮並誕下九皇子那日起,情勢便不同了。」聞若青看了七弟一眼,徐徐道:「聞家和崔家世代交好,想要動九皇子,不得不顧慮聞家,更何況我與你六嫂定親後,皇后娘娘很快同意了文宣和顧大小姐的婚事,你六嫂和顧大小姐是表姐妹,這樣一來,聞家和崔家便成連襟之實,聞家毫無疑問已成為崔家和九皇子的籌碼,我們……已經不能獨善其身。」
聞若藍想了半天,覺得自己有點被繞暈了,想了一想問道:「既如此,那皇后娘娘六七年前為何不把嵐姐姐直接嫁給五哥?」
「六七年前的情況又不同,那時延陵山宮變過去沒多久,聖上猜疑心甚重,朝堂上下人人自危,崔聞兩家幾乎都不敢再來往,兩家如果那時聯姻,聖上忌憚之下,難保不會採取什麼激烈的手段,何況那時九皇子年歲還小,能不能立得起來尚且不得而知,貿然顯露鋒芒只會過早夭折,皇后娘娘不會如此莽撞。」
「那現在——」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九皇子文稻武略都不錯,在朝堂上聲譽漸隆,也慢慢得到聖上歡心,」聞若青介面,「但支援他的大多是朝中清流一派。如今聖上年事已衰,立儲之事不得不加以考慮,在這個節骨眼上,聖上心中的那個人選,有沒有軍中勢力支援就很關鍵了,若是勢單力薄,即使繼承大統,往後也不一定坐得穩。」
他停了一停,感慨道:「文宣的婚事既是聖上默許的,恐怕東宮之位,不久便將有分曉。」
「聖上要立九皇子?」
「對,」聞若青頷首,「覃王在朝中經營多年,勢力不是九皇子所能比擬的,九皇子有了聞家這個助力,才能與覃王分庭抗禮。聖上既然對崔家和聞家結為姻親一事樂見其成,說明他早就屬意九皇子,但九皇子能不能順利登上太子之位,還要看一個關鍵的人,就是懷陽王。」
聞若藍默默地點著頭。
「這些年來,」聞若青繼續道,「聖上對聞家既有信任,亦有忌憚,既想要聞家相助九皇子,又害怕聞家坐大反噬高氏江山,所以聖上這時候要召懷陽王進京,想要得到他的一個保證,有了懷陽王的保證,聖上才能放心地把東宮之位交給九皇子。」
「等等,六哥,」聞若藍早捏緊了手中的馬鞭,停住腳步看著他六哥,「你是說聖上召懷陽王進京,不是問他對於立儲的意見,而是要他保證繼續牽制我們聞家?繼續與我們作對?」
「咱們這位聖上呢,總體而言還是很謹慎的,」聞若青笑道,「與對我們聞家不同,他很信任高熾,把高熾看成是他自己最鋒利的一把寶劍,最穩妥的一個靠山和最後的一個退路,所以絕對不會允許高熾偏向任何一方,即使是九皇子也不行,高熾很明白這一點,所以他一定會答應聖上,絕對不參與奪嫡之爭,會替他,替九皇子好好牽制我們。」
聞若藍覺得自己的腦袋已經成了一團漿糊,不由撫額長嘆。
「讓我捋一捋……覃王、瑜王,還有不知站哪邊的沈宜宣,」聞若藍道,「現在還添了個懷陽王,咱們聞家怎麼就這麼難!」
「怎麼,你怕了?」聞若青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