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第1/2 頁)
接著,便聽見沈謙之聲音清朗道:「讓他稍後,我即刻更衣過去。」
「……」聞言,孟妱悄悄將被子緩緩遮住了頭。可還是有聲音透過錦被,低低的向她耳邊道:「午飯等我回來用。」
甄岢早已換下了官服,穿了一件不惹眼的常服,坐在書房裡,見沈謙之前來,他便起身行禮道:「見過沈大人。」
沈謙之在門首頓了頓,緩步走了進去,微頷首回了禮,便同甄岢一起落了座。
「下官前來,是有兩件要事要知會沈大人一聲。其一,大皇子謀逆入獄,二皇子自戕,明日的朝會上,馮英德會宣立五皇子魏陵為太子的詔書。其二,陛下病重,恐時日無多,有意封沈大人為太子太傅,擔輔國重任,馮英德因此想除掉大人。」甄岢開門見山,絲毫未有轉彎抹角,直接說道。
沈謙之怔了怔,卻是問了他另一個問題:「甄大人來同本官說這些,意欲何為?」
第78章 該死的在意。
沈謙之知道,甄岢雖只是個五品大理寺丞,可他卻是敦肅王的女婿,他此次過來,表的怕不是他的心意,而是敦肅王的心意。
但有孟妱在,他無論如何,都不會與傷害她母親的人,站在一處。
但甄岢的回應,卻出乎他的意料。
「下官想為自己,為甄家,留條生路。」甄岢忽而起身,恭謹的回道:「從馮大人將兵馬召來京城,下官便知道這京城是要變天了。但自古邪不壓正,下官不覺著馮英德會是最後的贏家,也不願再跟著敦肅王。」
甄岢的話,一大半也是在給他自己壯膽子。
馮英德曾做過五年的秋闈主考官,朝中不少官員皆是他的門生,根基頗深。此次他借著壓制大皇子召來京城的兵馬,一是為了順利扶持五皇子作太子,二便是打算將朝中要員都換成自己的人。
朝中已有少忠臣對此次馮英德的行徑很是不滿,大有起勢對抗之意,可馮英德如今還是首輔,他們需要一個能帶頭與之分庭抗禮的人,可次輔司治也是馮英德的人。其餘的三位內閣大學士中,沈謙之年紀最輕,可也是近年來最被陛下重用的人。這也是馮英德欲除去沈謙之的理由之一。
甄岢明白,其他人尚可以坐山觀虎鬥,而後相機行事。但沈謙之卻不能,他已是局中人。這亦是他會選擇沈謙之的理由。
他的話雖說的氣勢洶洶,心裡究竟是沒底的。畢竟,京城外的五萬兵馬是切切實實存在的。即使知道如今巡防營如今由平陽侯溫承奕代掌,也知他與沈謙之交好,可巡防營只有不足七千人。
若真要鬥起來,這一戰,難勝。
「斟大人倒是好大的氣勢。」沈謙之聽著,微抿了一口茶,淡淡的說道。
他明日便要上朝了,甄岢的話是真是假,不難證實,但他並不能因此便輕易相信了他。
沈謙之不鹹不淡的一句話,也讓甄岢明白,他並沒有信自己。正開口還要說什麼,卻聽見門外衛辭稟道:「平陽侯來了。」
不待沈謙之回應,須臾,披著鶴氅的溫承奕便逕自推門而入,見甄岢也在,他頓了一瞬,朝他笑了一聲:「你竟也在這裡。」
聞言,沈謙之提了提眉梢,朝溫承奕看了過去,他尚不記得,溫承奕何時與大理寺的人這般相熟了。
溫承奕自顧自的坐了下來,提起茶壺給自己倒了一碗茶,才從容不迫的道:「大皇子謀反之時,若無他報信,馮英德恐是要借著剷除逆賊的名頭,將我也一併除了。」
聽著,沈謙之緩緩摩挲著手中的茶盞,若有所思,半晌,他低聲問了一句:「若是敦肅王用令正——」
不等沈謙之說完,甄岢便先出言道:「此事一過,我便會和離。」
孟沅與他的夫妻情義,早已走到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