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終究是他承擔了所有(第1/3 頁)
縣政府,方靖遠接過了獎狀和一些禮品,激動的想縣領導道謝,同時也表明自己將會在之後的時間裡,繼續努力,做好這個村支書,給百姓謀求更多的發展機遇。
侯鎮長滿意的看著方靖遠,想到背後也有宋星辰的身影,再看看下面有些笑不大出來的劉春陽,不免有些可惜。
原本這種好事會落到劉春陽的身上的,畢竟這兩位村官可都是正經的大學畢業生,架不住劉春陽在下河村是個「外人」,各項工作都不好施展。
而方靖遠在清溪村那可是「自己人」,畢竟方家十幾代人都住在村子裡,工作開展起來都比較容易,基本上提出一項舉措,村民反對的很少。
侯鎮長也瞭解下河村的一些情況,知道劉春陽的難度,他卻不好插手。
若是村子裡的情況仍舊不能得到改善,以後的發展舉措,恐怕也很難分配過去。
劉春陽不惱火嗎?
可是惱火有什麼用,他現在腸子都要悔青了。
在向陽縣,下河村的宗族意識是最嚴重的,尤其是村支部裡的村官,全部都是張家的人,要麼就是張家媳婦,只要他們不願意,剩下的那兩三成村民再支援也沒用,首先在人數上就不佔優勢。
若是下河村的人在做錯事情後,稍微有點悔改之心,村子也不至於原地踏步。
此時的宋星辰在自己房間裡辦公,劉惠祥則坐在廚房門口,逗弄著家裡的烏騅。
他扔出去一顆小球,「撿回來,我中午給你做好吃的。」
烏騅一聽,這不難呀,撒歡的衝過去把小球叼回來,放到劉惠祥面前。
他見狀,拾起來再次扔出去,烏騅沒二話又撿了回來。
等劉惠祥又要重複的時候,烏騅伸出前爪按住小球,瞪眼看著面前圓潤的胖子。
那意思很明顯:我雖然不是人,但你是真的狗。
這舉動,惹得劉惠祥哈哈大笑。
「行,中午給你加一條大雞腿。」當然是生的。
回到下河村的劉春陽,已然沒有了多少激情。
這一年來,他雖說擔任著村支書的工作,可是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很難開展,不管他說什麼事情,總會有人提出反對意見。
他想給村子帶來一些好的改變,可村子裡的人似乎不願意承擔改變的後果,只想維持現在的生活。
清溪村的路修好後,村貌村風都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成了遠近為名的新農村。
同時村子裡種植的蔬菜,也能更好的運送出去,村民的收入明顯增加,尤其是孩童們讀書的氛圍更加的濃厚。
相比較起那個村子每年都能走出一兩個大學生,下河村從有史以來,沒有出過半個能忍人,別說是大學生了,高中生都少見,初中生也都是混日子的,畢業後立馬就收拾行囊去到了光鮮的大城市打工。
之前他說可以支援村民搞養殖。
村主任反駁,說是搞養殖萬一遇到病害,那得賠的傾家蕩產。
他也說可以在村子裡種植桑葉,搞養蠶。
村幹部又反駁說,那些地是留著種糧食的,誰也沒有養過桑蠶,不懂技術瞎幹不行。
這些不行,那種蔬菜水果總行吧,到時候他可以去聯絡收購商。
村幹部又說,家裡的糧缸都沒存滿呢,種啥菜,菜也不能當飯吃。
劉春陽算是明白了,這群人並非是擔心風險,而是想不勞而獲。
他們巴不得劉春陽能去外面弄來一大筆錢,再給村民分下去。
想要有收入,勢必會面臨著風險,種地難道不是靠天吃飯嗎?
小麥水稻也不是每年都能高產。
不得不說,他們窮的理直氣壯,絲毫沒有進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