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第1/2 頁)
她合手攏住香爐上縈縈騰起的青煙,煙霧起初被她遮得嚴嚴實實,隨後又從她的指尖飛快逃散而出,待她手挪開,青煙裊裊又顯得很是悠然。
&ldo;為名利奔走算計,最是不值。有那些工夫,倒不如清靜下來,睜眼好好看周遭風物。&rdo;純懿起身,向舒妃告辭離開。
----------------
寧琇緊趕慢趕,到底還是未趕上乾隆十七年的臘月。
他入京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年的正月裡了。純懿領著福隆安去見他,在從前納蘭府外院的廳堂裡,她看著福隆安給寧琇行晚輩禮。
&ldo;從前我離京時,福隆安不過三歲,如今也要有七八歲了吧。&rdo;
&ldo;過了正月新年,就是八歲了。&rdo;純懿笑盈盈地說,&ldo;福靈安隨他阿瑪去了圓明園,待他回來後我再打發他來見你。&rdo;
&ldo;不打緊。我這外甥兄弟二人都是玉質金相,翩翩公子模樣。&rdo;
&ldo;玉琳兒見了你還好?可有哭鬧?&rdo;純懿笑著打趣寧琇。
&ldo;玉琳兒初次見我,有些怯場,不過後來也就好了,昨兒傍晚我還領著他去街市上買了零嘴。&rdo;
&ldo;父子心性,是緣分早已定下,即使不曾見面,也不會損害這份天生的親近孺慕。&rdo;純懿溫聲說道,&ldo;當年你遠走南洋,旁的人和事,你一樣都不虧欠,可唯獨對嫂嫂與玉琳,你是虧欠太多太深。&rdo;
&ldo;是。我本還不覺得如何,只是抱著玉琳兒看他低頭弄手指,一副羞怯模樣,我就覺得是對不起這個孩子,也對不起納喇氏。&rdo;寧琇看了一眼福隆安,見後者眉眼清明端正,他才勉強繼續往下說,&ldo;接下來這話福隆安只管沒聽到。&rdo;
&ldo;是。&rdo;福隆安後知後覺拱手稱是。
&ldo;你只盼著當初沒有因愧對伯母而娶納喇氏過門吧。&rdo;純懿看出寧琇顧慮,當著兒子的面直言不諱,&ldo;這話你也不必避著福隆安說,他不是小孩子了。何況,這話我也希望他能聽聽。雖然,我從未生出拘著福隆安的念頭,只是他已被選為天家婿,就該從年輕時學著如何擔起責任。&rdo;
&ldo;倘若我未娶納喇氏,也許現在,她與我都會自在許多。&rdo;寧琇感嘆道。
&ldo;擇一良人而出適,往後餘生,歲月靜好。&rdo;純懿淡淡地說,&ldo;這是天下幾乎所有女郎的心願。只是負心漢太多,痴情人太多,苦情人太多,總生出許許多多不如意來。&rdo;
&ldo;可是,既已結緣,就莫要空負這段緣分。無論是聚也好,散也好,總要妥帖周全,凡事皆出於善心本願,而不可強求。你若是現在覺得孑然一身更好,那你就該與她說明白,也耐心聽聽她有什麼訴求,有什麼心願。兩相成全若是困難,也要儘量做讓彼此都心滿意足的選擇。&rdo;
純懿還是儘可能地勸說寧琇,讓他們夫婦二人都能過得舒坦。
&ldo;你說的是。&rdo;寧琇誠懇地說道。
福隆安立在一旁,聽著額娘與舅舅的話,也不知道在想什麼,可是聽進去一些話。
第60章 南洋
乾隆十八年, 純懿時隔五年再度有孕。
這本該是一樁喜事,可是六月間十皇子夭折的喪訊自紫禁城傳出,傅恆等人根本來不及阻攔, 訊息就這樣輕飄飄傳進了純懿的耳中。
她比眾人猜測得要冷靜。
在聽到這樁喪訊的即刻,她只是淡淡伸手扶住了書桌檯面,靜默了片刻,隨後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