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第1/2 頁)
「你這麼想就對了,沒必要因為不是自己犯下的錯誤去懲罰自己。其實他也不只是給了你撫琴的天賦,還有,還有臉啊。」
「你的容貌這麼出眾,也是有他一點功勞的。」
話一說完惜珍就後悔了,恨不得宋明煦沒有聽到。她這話聽著找不出什麼錯來,不知道為什麼她自己說完了心跳卻快了幾拍。
惜珍也說不清自己為什麼後悔,反正就是覺得不該說那句話就對了。
宋明煦看著難得露出羞惱之色的惜珍,心情卻與她相反,一下子就明媚了起來。
宋明煦以前不大喜歡自己的長相,總覺得太過柔和,給人雌雄莫辨之感,比不上宸王叔那種劍眉星目的俊朗。
可是惜珍似乎不反感,剛才還誇獎了他,那他就覺得還不錯。
宋明煦在心裡對管舟又釋然了兩分。就像惜珍說的那樣,他也是有一點功勞的。
而且跟做先帝的兒子比起來,宋明煦覺得還是做管舟的兒子更好。這樣至少他跟惜珍,就不是堂兄妹的關係了。
第73章 不對勁
那邊梁王一回到驛站, 各位藩王就按奈不住了,也不管都什麼時辰了,找個理由就過來跟梁王打聽訊息。
梁王自然不能提削藩的事情, 強打著精神跟他們敷衍周旋了半天,把最後一人送走時已經到了半夜。
梁王疲憊的靠在椅背上,喝茶潤了潤嗓子,問道:「可有那位王爺還沒過來?」
宋明棟愣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問的是自己, 搖搖頭,茫然的看向其他人。
宋明浩看了他一眼回道:「安王叔沒來。」
「安王啊……」梁王轉著手中的茶杯, 露出一個複雜的笑容。轉頭對三個兒子說道:「都有什麼想說的想問的通通說出來,今天就把事情說開吧。」
第二天,繼梁王之後被宣召入宮的是宣王。不過和梁王不同的是,宣王這一去就沒有回來, 直接被送進了京郊一處宅院, 就在秦王旁邊。
這處宅院並非皇帝賜下的獎賞, 而是關押宣王的牢籠。宣王被以意圖謀反的罪名囚禁在裡面,等待著朝廷最後的判罰。
這個訊息讓驛站裡本就提心弔膽的眾藩王更加緊張了, 開始懷疑皇帝和宸王借著太后的喪事將眾藩王宣召進京弔唁, 是否就是為了將他們困在驛站一個個的解決。
有的藩王自我安慰, 想著自己沒有野心也沒犯過大錯,這把火應該燒不到自己身上;有的則心裡有鬼, 開始琢磨著是該逃出驛站省得落得跟宣王一樣的下場, 還是應該靜觀其變。
這麼一來, 驛站裡最輕鬆的人反而變成了梁王。
而且和其他藩王一出驛站就要被一隊士兵跟著「保護安全」不同,梁王一行可以隨意出入驛站,父子幾個還換了衣服逛了逛上京的集市。
雖然心知聖明難違, 饒是梁王也不能不顧皇帝的暗示一意孤行。可惦記了幾十年的爵位要變成一具空架子,宋明棟還是把所有的錯誤都推在父親身上,對他諸多怨憤。
之後的一個多月,梁王帶他到處走動還拜訪了幾位朝中重臣,宋明棟也意識到自己在梁州時把一切想得太過簡單,見識也太短淺了。
梁州府沒有可以跟朝廷抗衡的資本,梁王府想要過得舒服些,就不得不接陛下的示好,不然就會落得和宣王一樣的下場。
道理都說的明白,可能不能想通卻是另一回事。
梁王本來希望長子能夠知曉利害關係,解開心結,卻沒想到沒過十天宋明棟就病倒了,且這病來勢洶洶,有性命之憂。
宋明煦和惜珍聽說後命宮裡的太醫去驛站為宋明棟診病,又賜下各種珍稀藥材。驛站條件有限,惜珍乾脆將梁王一家接到了宸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