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第1/2 頁)
少年又多神異?不過出身尋常莊戶人家,讀書厲害倒也罷,史冊上也曾記載過不少這樣天縱奇才的人,顧成禮還見解不凡,見識過顧成禮寫的文章的人,都明白他胸有丘壑,眼界絕非常人能比,尋常人家是長不出這樣的孩子。
景煕帝聽了半晌沒說話,傅茂典覷了一眼,斟酌開口道,「微臣觀他行事,頗為不凡,如今各種所為,又皆是為百姓所想,是個心中有大義之人……」
傅茂典以前也曾聽過有人能生而知之,他在見到顧成禮之前,對此都是並不相信的,可見了顧成禮之後,卻是信了。像顧成禮這樣的人極其少見,誰也不知他究竟是何來歷,但傅茂典認為從一人的一言一行中就可窺得其品行,他對顧成禮的品行就是非常信任。
景煕帝面色和緩,聽傅茂典提起顧成禮先前在同安縣時弄出的大豆肥地法,心裡對少年生出好感。
他是天子,這天下萬民都是他的孩子,他不怕什麼邪魅鬼怪,只要顧成禮心懷百姓,能為百姓做出一些實事的人,在他這裡就是一個好人,是一個可以值得重用的人。
顧成禮在江南時還寫過很多的話本子,雖然他一直沒有在傅茂典面前提起過但是傅茂典卻是知曉的,不僅如此,傅茂典還知道有不少人都對顧成禮寫的那些話本子心裡泛嘀咕,他覺得這事最好也要在陛下面前提一下,這樣若是日後有人想要拿此來攻訐顧成禮,就成了白費心思了。
顧成禮寫的那些話本子在江南非常有熱度,傅茂典出於當初的好奇也曾讓小廝將它們買了回來,如今想要給景煕帝複述一遍倒不是難事了。
那些個故事,要麼是批判如今的父權,要麼則是將劍指向讀書人,甚至連朝廷官員都成了顧成禮筆下討伐的物件,尋常百姓或許還察覺不出什麼,但是對朝廷上的人來說,卻是一下就能聽出其中的名堂。
傅茂典在講的過程中,一直小心翼翼地覷著景煕帝的臉色,心裡打算若是見他臉色不對,就立馬停了下來,而他將顧成禮寫的那些故事都講完了,景煕帝也未曾打斷,反而終了一聲嘆息。
「若是人人都能如少年這般嫉惡如仇,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他知道傅茂典的用意,是想為那顧成禮說好話,可對他而言,其實並不討厭少年寫這樣的話本子,比起顧成禮討厭這些絲毫不作為的官員,還有那對親女下毒手的父親,以及負心薄倖讀書人,他這個當天子的何嘗不厭惡呢?
「朕瞧著,合蓋讓京中的人也多讀讀這話本子。」景煕帝眉眼間閃過厭惡,這京中藏汙納垢的事情不少,那些世家大族裡藏著的那些骯髒事他也並非是一點不知,若這話本子當真在京中盛起,他想知道那些人會是作何反應。
傅茂典不吭聲,陛下這是意有所指,可連皇上都沒轍的事,顧成禮又能有什麼法子,便是他想要在皇上面前舉薦顧成禮,也不會在這時開口,若不然但憑顧成禮,還不得被那些老謀深算的傢伙給生吞活剝了。
看來他得趕緊將顧成禮弄回自己身邊,這些天傅茂典心裡並不踏實,本身他與嚴遲瑜便有過節,想不明白那廝將顧成禮弄過去是要作甚麼,也不好上門去打探,就只能在家憋著,畢竟嚴遲瑜當初是靠著皇上將顧成禮喊去。
顧成禮來這京城後,便一直受京中頗多人的關注,在去了一趟忠義伯爵府的宴席後,更是讓人無法忽視其鋒芒。傅茂典卻越發心憂,覺得還是趕緊將少年弄回自己身邊才好,一直放在嚴府,若是真有人想要伸手,他也鞭長莫及。
傅茂典將先前寫好的摺子從袖子裡拿出,「微臣有日要與陛下稟報,事關稅法,故而想著要先與陛下商議一番,便不曾在在朝會上提起過……」
傅茂典要提的自然就是土地稅,先前顧成禮提了不少種改革之法,但傅茂典考慮到如今京中的各種形勢,也就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