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淮南陳少遊(第1/3 頁)
這是楊炎的計策,既要讓皇帝李適下達徵討安西行營的敕令,又要乘機將崔寧排擠出朝,叫他讓出御史大夫的位子,讓自己同黨居之。
「老夫當御史大夫平章事才只有二個月,這就要被你給扔出去?」崔寧這時候想起來,楊炎曾經答應過女婿高嶽,只要執行平涼築城計劃,就要許諾給高郎一系列官職、使職如何如何,可轉眼就推薦自己親信李舟。
這個楊炎,先前也是透過高嶽來向自己示好,但一旦自己建議皇帝升河中府為中都後,也立即被楊炎拋棄,對方還是要他這御史大夫的位子。
「楊炎小兒,言而無信,出爾反爾。」崔寧在心中憤恨地罵道。
要是過去,崔寧絕對當場就要和楊炎翻臉,管它在不在紫宸殿。
可此時不同往日,賢婿高郎在之前特意告誡自己,「如楊炎覬覦阿父的御史大夫而有所行動時,阿父不如忍讓在前,後發制人。」
所以這時候崔寧只是淡淡捧起笏板,對皇帝說到,「既然楊門郎要求臣出鎮坊州督運糧草、招募士卒,那臣可辭御史大夫。」
聽到這話,楊炎正在暗中得意時,卻聽到皇帝忽然說了句:
「崔大夫不必辭去御史大夫,出鎮後憲臺暫由中丞盧杞執掌。」
「陛下」楊炎剛準備開口說戎臣不可兼任御史大夫(檢校掛銜除外)時,李適卻望著他,冷冷地說「楊卿不必再言,崔大夫離朝後,如一位中丞不夠,可讓臺院(侍御史院)裡的知雜侍御史代理另外名中丞職務。」
李適之所以如此,也是察覺到楊炎的權力貪慾太大。
先前喬琳去職後,圍繞新御史大夫人選時,劉晏、崔佑甫等其他朝臣都推選崔寧,而崔寧這段時間表現也還不錯,不但在為父親治喪時盡心盡力,還主動拆毀了長樂坡月堂,算是符合了皇帝的期望。
可楊炎卻有些讓李適失望,乃至不安:他就這麼想要御史大夫這個位子?之前大剌剌地推舉趙惠伯不說,現在崔佑甫不能視事,他本人又是門下侍郎,要是再將御史大夫讓給楊炎一黨,朕豈不是手腳皆受制於人?
可楊炎在衝動下,還是多了句嘴,「陛下,按照故例」
李適頓時打斷了他的話,「如按照故例,憲司人選皆由御史大夫掌握,御史大夫由天子直接任命,並不過中書門下。」(你可以閉嘴了)
這下楊炎頓時窘在原地,只能尷尬地閉嘴不再說下去。
這時候,朱泚的表章也送入進來,全力為安西行營的兵諫說好話,建議採取懷柔政策,皇帝和眾臣磋商了下,初步商定的策略是:
要求安西行營派人前來和朝廷談條件,把兵變給解釋清楚;
朱泚和李懷光領軍包圍涇州城,懷柔和強硬手段並存;
讓楊炎推舉的原州營城使李舟,單獨進入涇州城,曉諭安西行營的將士,儘量不要讓事端惡化下去。
奏對完畢後,紫宸殿外側光順門前,數位執事都沉默著走著,雖然沒有話語,但誰都明白,如今朝堂已因梁崇義、安西行營兩件事,聚焦了所有矛盾,有如沸火之鼎了。
「沒想到,崔寧明明馬上要出鎮坊州,居然還能兼任御史大夫」入夜後,楊炎在宅第裡召來了群黨羽,是怒不可遏。
「現在崔寧的事情暫且放一邊吧!劉晏的事到底怎麼辦?」京兆少尹盧懸比楊炎還著急,他認為楊炎現在有些主次不分。
聽到盧懸的這個建議,楊炎也稍微回過神來,對啊,現在的首要目標是打倒劉晏,只要實現了,就能掌握天下財賦利權,區區一介御史大夫的人選矛盾,可暫且靠後。
「叫韓幼深(洄)與杜君卿(佑)儘快準備,讓劉晏將昔日任轉運使時所領的帳簿上繳戶部金部、倉部審核,抓他的過失,置他於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