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第1/2 頁)
小四方爸爸給了農業研究院的聯絡方式後,老村長一次都沒有聯絡,小棉花聯絡的可勤快了。
字都沒有認全,小棉花已經把農院老師推薦的農業知識普及實用書全買回來了。
葉寒秋先看,看完以後講給小棉花聽,順便教小棉花這本農田科普書裡的生字。
為了賺錢養家,小棉花先從種田開始,這是她在圉囻村發現的最穩定最有前途的職業了,她要種一百畝玉米,一百畝大豆。
村長爺爺說,他年輕的時候自己一個人捯飭五百畝的玉米,現在有了耕地機、播種機、收割機等等,更省勁兒了,他要是再年輕二十歲,他一口氣承包一千畝。
哥哥說,她第一次當小農女,農務不熟練,要穩紮穩打。
她計劃,先種兩百畝的莊稼積累經驗,明天再挑戰一千畝。
葉寒秋從小就沒接觸過農田,但種田總歸比雲譎波詭的商場更容易一些,他翻看完幾本書也就瞭解的差不多了,他現在的理論知識比開會中的任何一個圉囻村的村民都豐富,至於動手能力,這個還需要他能站起來後再說。
在圉囻村,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營生手段,他們不靠田地裡的那點莊稼吃飯,種的田地多了反而影響他們正常生活。
比如小四方家,他爸爸媽媽在外地,他姥姥年齡大了,他姐姐原創的針線風景畫擠入藝術品展覽廳後,他姐姐一門心思地沉入在針線中,家裡一百二十畝的田地荒著。
再比如陽子家,陽子在外面當兵,不知什麼時候退伍,這些田地得給他留著,他在部隊若是有個什麼不好,退伍回村後,這些地還能讓他有點事兒做。現在,他姐嫁到外地了,他爸媽也六十一了,頂多還能捯飭十畝的田地,再多就力不從心。
還有老方家,賣了上百年的老方醬油,在神山琢磨了十九年後,又出來了新醬油,等貨的商家催了又催,這醬油工序複雜,暫時沒辦法工業化,只能純手工,商家要是催紅了眼,他們全家人都得起早貪黑地製作。
圉囻村在神山腳下,人傑地靈,更有百花齊放的神跡。村長還曾想過,讓外人定居圉囻村,來增加圉囻村的常住人口。可惜沒人定居。在外人眼裡,圉囻村是個神秘古怪的村子,他們不敢定居這裡。
開完種田動員會後,老村長統計,其他人想要耕作的農田畝數加起來都沒有小棉花一個人的多。
老村長愁。
地就這麼荒著?
暴殄天物啊。
小棉花眼睛亮晶晶的,「村長爺爺,這些良田既然沒人種,放著也是放著,那就給我種吧。」
小棉花,一個人,承包了圉囻村所有的農田,沒花一分錢,來年還能拿一大筆補助。
小棉花雄赳赳氣昂昂地回到小院,擺開一張大紙,在紙上勾畫她的江山。
小棉花現在是興奮的,不僅臉蛋粉紅,兩隻小耳朵也是紅色的。
周戲烽和贏戰徵不是很明白小棉花的想法,不知道她這麼激動的原因,看小傻子一樣看著她。
他們沒見過當農民當的這麼自豪這麼開心的。
林徽榮最開始也是微微驚訝,試圖代入小棉花後,笑著拍了拍她的背,幫她畫簡略的農田佈局圖。
陸安航:「她這個樣子,不像承包了田地,像挖出了金山銀山。」
林徽榮笑:「對小棉花來說,這兩個一樣,都是幸福的富有感。」
江老爺子和商老爺子一左一右地對坐在小棉花正前方,「咱們年輕的時候,誰家的田地越多越富有。」
商老爺子:「是呀,在相親市場,一個有軍銜的沒有一個有百畝地的農民受待見。」
江老爺子:「這社會發展的真快呀。」
商老爺子:「社會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