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第1/2 頁)
「代我向大帥問好。」柳臨溪道:「待我這孩子生下來,若戰事再起,我定去西北與大週一戰。」
「好,一言為定。」於行之道。
於行之走後,柳臨溪日日都盼著西北的軍報。
直到過了二月二,也一直沒有傳來訊息。
又過了幾日,天氣漸漸轉暖了些,柳臨溪帶著十方回柳府吃了個飯。
飯吃到一半,便被人叫回了宮裡,說西北的軍報來了。
「這麼快?這才剛過二月二沒幾日。」柳臨溪驚訝道。
李堰將軍報遞給他,開口道:「大周提前動手了,短短三日三場大戰,西北軍傷亡不小……」
第64章
柳臨溪快速地掃了一眼軍報, 驚訝道:「西北軍要朝廷增兵?」
「是。」李堰道:「大周這次攻勢很猛。」
柳臨溪繼續看那軍報,越看越心驚,沒想到事情最後會發展成這樣。
大周此前與大宴膠著了那麼些年, 實際上也打的精疲力盡了。但去歲大周國內主張停戰的一派突然分崩離析,主站的一派佔了上風, 所以他們才會選在這個時機捲土重來。
因為這些年的消耗, 已經讓大周的財力和人力都很緊張了,這一戰不能拖得太久, 只能速戰速決, 否則大周自己也會將自己拖垮。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竟然遊說了邊境的另外一個叫青夷的小國, 加入了他們。
這也是為什麼再次開戰以後,西北軍會頗為吃力的原因。
青夷國在大周的東邊,是一個版圖十分狹長的小國家, 柳臨溪看了一眼地圖,發現青夷國西邊靠著大周, 東邊一直延伸到了海岸線。
「青夷國為什麼要跟大周聯合呢?」柳臨溪問道。
「定然是大周許了好處給他們。」李堰道:「青夷國因為的地勢並不平坦,國內沒什麼能產糧食的地方, 所以每年都要從大宴買許多糧食。」
可青夷國出產最多的魚類, 在大宴並沒有什麼市場。
因為大宴也有一半的版圖是臨海的, 所以並不缺魚類。
這就導致青夷國在和大宴交易的過程中, 壓力一直會比較大。但大周不缺糧食,如果大周許諾供給青夷國糧食, 青夷國會與他們聯合, 就不奇怪了。
「咱們吃虧就吃虧在,和大周打了太久的仗,他們對咱們的習慣已經摸透了。」柳臨溪道:「如今他們這種打法, 是想快速壓垮西北軍,待西北軍氣勢崩潰,他們便可以一句進攻,打的我們沒有還手之力。」
李堰道:「西北軍也不是吃素的,他們想壓垮西北軍,並不容易。盧志邦要求朝廷增兵,應該是為了防患於未然。」
「這封軍報是盧帥親筆寫的,可見戰事應該還是有把握的,不然他肯定無暇親自執筆。」柳臨溪看著那封戰報說道。柳臨溪依著原主在西北軍的記憶,知道戰時軍中戰報多是由文書執筆,主帥很少有親自執筆的時候。
不過兩人心裡都清楚,戰報發出來到京城,快馬加鞭也得將近十日的工夫,而對於戰場上而言,十天的時間發生什麼都是有可能的。
「可是盧帥要求增兵七萬,這七萬人要從哪裡抽調呢?」柳臨溪問道。
李堰攤開了地圖,指了指大宴東邊和南邊,開口道:「東境和南境的兵是不能動的,西北的這第二道防線要留著作為後手,也不能輕易抽調。目前來看,最適合的反倒是徐州營和湍河營。」
「湍河營不能動。」柳臨溪道:「這可是守著京畿的最後一道大門,一旦動了,京城的大門就等於開了。」
如今看來,似乎只有徐州營了。
兩人正說著的時候,六部的幾個要員都到了御書房。
眾人聽聞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