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第1/2 頁)
「師傅你越來越嘮叨了,再嘮叨小心嫁不出去……」
酒殘人盡,別情依依。
當晚羅桃依回去以後,書香喝的醺然欲醉,裴東明從營裡回來,見到醉後愈加嬌艷的小媳婦兒,連連親了好幾口,卻見她倚在枕上頗有傷感之色,連問了好幾次,她才半醉著揪著自家夫君的手傻笑:「羅家的小霸王要回京了。」復又惆悵:「真是有些捨不得這個小霸王……要是她嫁進了京裡規矩多的人家,怎麼辦呢?」
人還未走,她已經擔憂了起來。
「萬一被婆婆小姑子欺負,難道要揮鞭子?」
想想那場景,她又「噗」的樂出聲來。
相較蓮香與婆婆的相處模式,她倒更喜歡羅桃依這樣爽脆的性子。
「不年不節,羅大小姐為何要回京?」裴東明很不明白。
羅四海出了名的寵女兒,羅桃依這些年來從未離開過他,如今卻要將她送往京城,總教他嗅出些危險的氣息。
書香撐著越來越重的腦袋回憶了一番,「……聽說連羅老太太跟羅夫人也要回京……羅大老爺來信催了……」
安頓好了醉貓一般的書香,裴東明心急火燎的前往城守府求見羅四海。
羅四海正在書房,聽到門房來報裴東明求見,心中不由暗嘆,他倒是個明白人。
等裴東明被僕人領了進來,他便輕笑:「聽說今日裴娘子為桃依餞行,這孩子吃的醉醺醺回來。裴校尉大半夜跑來,難道是為老夫餞行嗎?實在令你失望,老夫還得在響水城呆著。」
裴東明苦笑:「城守大人什麼都明白,何苦讓下官猜啞迷?下官耳聾目塞,住的又偏,什麼訊息都不知,今晚前來,特意請大人指點迷津。」說著一拜再拜。
他這是暗指自己不知京中變動與邊關可有關聯,這才求上門來。
羅四海也不廢話,將手頭長兄的密信直接遞了過去。
裴東明一目十行的看完了,長眉幾乎要擰在一處。
羅大老爺在信中只提及,自三皇子倒臺之後,太子行事公正,如今呼聲越來越高,隱有取代陛下之勢。皇帝已到風燭之年,反對太子頗為忌憚。
朝中文臣武將在這種勢頭之下,已有惶然之態。
宮中如今風頭正盛的乃是吳昭儀,正是曾潛的親外甥女兒。
曾潛原是鹽商出身,只因親外甥女一個得寵,全家昇天,於是拿錢砸了個六品武官,也不知道那吳昭儀在皇帝耳邊吹了多少枕頭風,陛下如今想要提撥她舅家,卻被太子在朝上據理力爭,文武群臣之中也有力阻的,本來這曾潛原是要尋個肥差,豈知最後兩方勢力拉鋸之下,皇帝提撥倒是提撥了他,將他從六品武官提撥成了四品,只是原來的肥差卻變成了戍邊守將。
正好金沙關守將年老,左家父子又都手握重兵,一個在響水關,一個在瀚碧關駐守,遙相呼應,索性趁此機會將左遷調到西南去,令曾潛頂替了他的職位。
為此吳昭儀在宮中不知道哭了幾次,說她舅父連個仗都不會打,卻到了邊疆,蠻夷不知多兇殘云云。
皇帝安慰了她幾回,武將到得邊疆乃是升職最快的途徑,立個戰功便有名目可賞。
羅大老爺聽聞此訊息,擔憂羅四海一家,索性著人去江淮調查曾潛為人品性,哪知道一查之下反倒生出不好的預感來。
曾潛為人狠辣,欺男霸女,淫人妻女,不知做下幾多噁心,蓋因宮中有人撐腰,地方官不敢得罪,這才橫行至今。
但羅大老爺考慮到老母跟羅四海家眷,此地乃是邊疆,戰火不斷,左遷坐鎮倒還罷了,世代將門,如今派個酒囊飯袋下來,情形實在令人擔憂,這才強烈要求羅四海將家眷送回京中去。
裴東明看到這密信家書,旁的倒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