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1/2 頁)
周大娘手底下都沒停,淡淡應一聲:「嗯,回來了。」
吳英玉在周家住了兩天,發現這老太太雖然不是周婉那種自來熟的熱心腸,可是也不是楊婆子那樣無故刁難的難纏人,你對她客客氣氣的,她也對你客客氣氣的,相處起來反而舒服。
她才離了婚帶著孩子過活,最怕人家尋根問底,跟周婉聊起來純粹是迷茫不知所措,總要尋個出口,可是落後安定下來,便極不想舊事重提。
周大娘抱著她的毛線筐跟織到一半的毛衣回堂屋去了,楊桃兒指指廚房門口臺階上堆著的小白菜跟蘿蔔向她報喜:「媽,周奶奶吃了咱的餅送的。」
吳英玉笑笑,把摘乾淨的菜抱回廚房,又從水窖打了水出來,把廚房裡的水缸挑滿,這才開始燒火做飯。
她今日沒敢多叫價,一塊餅賣八分錢,那些下班的職工們路過見到金黃的餅,有買兩張的,有買三張的,很快就買光了。反倒是路上費的時間久一些,回來的路上她還到各處轉了轉,賣過一回東西之後連膽子也變大了,總覺得除了烙餅還可以做些別的。
走的時候她只顧著烙餅,沒吃一口,想著萬一賣不完有得吃,哪知道香豆餅賣的很好,連一張也沒剩下,路上看到賣包子饅頭的又沒捨得買,挑完了水坐在灶前心跳的慌,洗了根蘿蔔啃了幾口,挖心挖心的辣,冷汗直冒。
姐妹倆見她直冒虛汗,嚇壞了,忙扶著她讓她回去休息。
吳英玉心勁十足,奈何手不住抖,連連安慰孩子們:「媽沒事,就是餓得慌,心跳的慌。」
兩姐妹把她拉著坐在燒火的小凳子上,洗了點白菜切成塊,又攪了麵糊糊,一起下進鍋里加把鹽,一頓飯就算成了。
吳英玉直喝了兩碗白菜麵糊,才覺得身上有了力氣,氣不短心不慌了。
楊杏兒小大人般數落她:「媽你餓了買個饅頭包子吃嘛,別餓出毛病來。」
吳英玉雖然餓過頭了,但長久以來精神處於高度的緊張,今日賺了第一筆錢,才覺得生活落到了實處,整顆心都回到了膛子裡,心慌氣短卻心勁兒極大,一掃往日的愁苦,高高興興的挽袖子:「媽餓不壞的。今晚和好了面,明天去商店買一斤油,烙的時候加一點點油,一張餅子可以收一毛錢了。」
一斤油八毛錢,加一點油的口感又不同,她總要做個長長久久的生意,才能養活住母女三人。
第十七章
吳英玉在縣城做起了小營生,她先是賣香豆白餅,賺了一點本金之後,又開始做香豆油餅、糖油糕、涼皮,逐步新增花樣,竟然也做的有聲有色。
她臉上的笑容也逐漸多了起來,在楊家被經年壓抑的愁苦一掃而空,氣色好起來,人也圓潤了不少。
天氣漸涼,倆孩子也長了個子,拿出去年的棉襖棉褲,竟是短了一截。她趁著賣完了吃食,挑著膽子去商店扯花布,準備給孩子們把棉襖棉褲續一截,還能對付一個冬天。
她每日一分一分的算計掙錢,吃喝都掐算著花,刨除每個月買麵粉買油買糖交房租的錢,竟然也能攢個十來塊錢。
縣城的主街上有商店、飯館、旅店、政府大院等各種建築,吳英玉每日挑著擔子路過這些寬敞的街道,遇上騎著腳踏車,穿著列寧服、花襯衫、方口皮鞋的女幹部或者工人,她的心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過去她一直生活在鄉下,從小到大所見所思,都是村上的父母叔伯嬸子灌輸給她的,周圍的人灌輸給她什麼,認為她應該怎樣生活,在她的心裡都以為這些是理所應當的。到一定的年齡嫁人生子,在婆家任勞任怨,侍候婆婆跟丈夫,在婆家的院子裡落地生根。
可是現在她跳出婚姻這個牢籠,也活的有滋有味,才發現原來女人不止一條路可走。
縣城的商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