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第1/2 頁)
要說這一屋子美人康熙一點不動心那是假的,可要一次性全收了傳出去也不像話啊。太后看著眼前的康熙,「你是皇帝,收了這些人後宮裡不過多騰出幾個院子,要是實在不樂意帶回去,留在行宮也行。」
話說到這份上不收也得收,康熙隨意擺擺手自然有奴才領著那些美人下去,等人下去了之後太后才繼續把後邊沒說完的話給說出來。「這些人都是各路官吏孝敬上來的,甭管打的什麼心思,放在皇帝這裡比進那些小子們後院好,哀家放心些。」
康熙聽了這話忍不住的搖頭,「皇額娘您這也,忒偏心了些。」後宮水深沒人比眼前這母子二人更清楚,各地官員送上來的這些人不能全推了也不能放心收下,比起心思未定的皇子們,確實康熙才是那個看慣紅塵刀槍不入的那一個。
「再偏心也都是皇帝的兒子。」太后才不吃這一套,「太子是儲君哀家不插手胤礽的事,老三那下邊不送他也得依著他那些風啊花的自己尋摸。老四家的慣是賢惠,孩子賢惠咱們做長輩的就更應該為她著想些。」
「老五家的呢哀家是偏心三分,尤其現如今她又懷了孩子就別讓她分心了。」一路數下來直到郭絡羅氏的時候太后才頓了頓,想了又想乾脆沒開口繞了過去,「至於老九老十他們還小,就算了吧。」
「到底是孫兒最親,皇額娘如今只想著他們。」康熙幼年過得艱難,親額娘死得早,太皇太后又嚴厲得緊,說來少年時最柔軟最溫情的回憶,也都是眼前這個老人給的。
「皇帝這話說得不對,哀家偏心他們也是為了皇帝,只有孩子們都好了你才省心。」太后自然聽得出康熙語氣裡的恐怕他自己都沒察覺的埋怨,「總歸是要以皇帝為重的。」
「皇額娘這話說得兒子惶恐,兒子這麼大年紀還要皇額娘操心實屬不孝。」說是這麼說,可聽了太后的話一下子就精神起來的人著實不是什麼惶恐的模樣,最後還硬是不讓回去,自己親自伺候著太后吃過中午飯才算完。
送到行宮的美人最後全都去了康熙跟前,這事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但總的來說大家都還是滿意的,尤其是最後從桑園出發繼續往南當天,那些美人不管承恩與否都被一併留在桑園行宮的結局,也讓原本少有微詞的妃嬪們都滿意了。
「胤祺,皇阿瑪就這麼把人都留下了?那麼多美人呢。」這訊息傳到楚寧耳朵裡的時候楚寧都驚了,之前她還掰著手指跟烏拉那拉氏算過,要養出那麼個尤物來需要砸多少銀子,算到最後兩人再看那些人,都覺著不是人而是堆成小山的銀子。
「昂,難不成還都帶回去啊。」再次上船南下,胤祺已經非常適應船上的風浪,這會兒正倚窗遠眺岸邊的風光,悠閒得很。「一個桑園就敢送這麼多人進來,要是真全都帶上等到了江南,江南那些老不修的就敢把半個江南都塞給皇阿瑪,你信嗎。」
「沒說不信。」楚寧懷裡捧著個盤子挑零嘴吃一邊不忘反駁,「可這麼多妙齡少女呢,就這麼放在行宮裡不怕招惹禍端啊。」都是十七八的女孩子,總不能為了一夜承恩就真情願搭上一輩子吧。
「這事啊分在哪兒。」胤祺意味深長的看了眼自家傻乎乎的福晉,「要是真帶回宮了的自然沒什麼好說的,可現在留在行宮裡那能操作的地兒就多了去了。」
都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待選的秀女也都是皇上的人,這話說是沒錯但老話也說水至清則無魚,連秀女都有私底下找關係報病撂牌子的,留在行宮再無機會見皇帝的這些人就更別提了。
「有的呢等過一兩年,沒人記得她們了,哪家送來的那家找找關係花些銀子大半還能把人接回去。這些人本就從不拋頭露面,到時候改個名字換個出身,說不定又送到哪位達人府上去,成了寵妾姨娘甚至填房的都有。」
「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