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第1/2 頁)
當幾方人將規章差不多確立好,高居帝座的少年單手託著下巴突然來了句:「這還是朕第一次主持春闈,倘若父皇在上京就好了。」
隨著他這句話朝堂彷彿出現了一瞬的凝滯,御史文官目光幽幽,簡直有種心臟驟停的感覺。
他們倒不是對那位雄才大略的成安帝有意見,那位雖然兇了點可一向講理,畢竟在太上皇看來不教而誅才為虐,他殺人都是有理的。而像如今能安安穩穩留在朝堂輔佐小皇帝的都是已經合格的人,一般來說只要他們不作死那就不會有性命之憂,可雖然明白不代表他們不會敬畏緊張啊。
這小皇帝冷不防提起太上皇,難道是又想搞事?
他們的神情顏盛看得清楚,不禁默然,雖然他以前是利用父親的威信達成過目的,但現在這句話真就是順口一說。畢竟他已經將近一年沒有見到自己父親,再者父親向來是心憂天下,春闈這麼重要的事不用想都會多加關注,既然關注不如直接回來上京。
他這些愛卿警惕擔憂的眼神簡直讓人一言難盡。
【哈哈哈哈你們看這些大臣們的表情,就差把拒絕三連寫在額頭上了,成安帝的名頭果然很可怕啊。】
【2333哪就可怕了,反正在我看來我成安帝遠見卓識、雄才大略、能文能武……總之就是賊厲害的一個人。】
【這倒是,成安帝出身一般,因為生母只是一個宮女,他出生以後又不得自己父皇喜歡,屬於被打入冷宮級別的人物,看上去和皇位完全沒有關係,但到最後愣是他入繼大統,成就一番霸業。當年學歷史我就覺得他各方面的成就真的絕了,尤其是軍事,他繼位前咱們大安軍隊甚至能用羸弱形容,但他繼位後親手打造出一支虎狼之師,各種吊打不服,簡直把對手按在地上花樣摩擦。】
【你們這麼一說讓我想到了x點文,這妥妥的大男主帝王業啊。】
【2333沒毛病,也多虧成安帝打下的底子,後面慧明帝和那些臣子大佬們才能快快樂樂放飛自我專心搞事吧?因為那一波的清理朝堂為後人留下一個乾淨的攤子,海禁啊、商稅改革啊也都是自成安帝開始,慧明帝時期才算是將這些政策落定成了大安國策,往後百年就算到了現在也還在用。】
【2333這我聽過講課,說成安帝臨走前的那一波個人私有變公有讓國庫十年無憂。】
【媽耶,這真是賊牛的一位皇帝了,怪不得他一直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形象。】
【成安帝那麼兇殘,居然還沒鄉紳豪門各種跳。】
【233咱們偉大的李二陛下曾說過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而這個民指向的是廣大勞動百姓。只要這個民安,鄉紳豪門再跳又有什麼用?他們雖然「倒黴」,但老百姓卻日子好過多了,咱們歷史上雖然常有農民起義,但其實只要有一口飯吃,能活下去,誰也不會搞東搞西啊。再說了成安帝手中可是握著軍權,自古以來掌握著軍權的帝王哪一個不是牛逼上天,比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人家手裡有刀,壓根不怕誰跳,只要敢跳就給我去死。】
【成安帝重武,軍中威望也沒人能比得過,打個比方說一個人武功高強還真不怕地痞無賴跳。】
【加一,而且我們一直有感慨幸好慧明帝不是昏君,這個說法最初來源陳教授,大概意思是說慧明帝這個人在流傳的故事裡是很不一樣的,但好在他雖然不一樣但不是無道昏君,不然當時的大安甚至我們的現在都要有苦頭吃了。因為慧明帝手中同樣握著軍權,人家也是有傢伙什的,而一個昏聵無能卻又掌握著軍權的帝王引起的禍亂更可怕。熊孩子拿著衝鋒木倉這誰不怕,脾氣一上來直接對著你噠噠噠,得了,死得冤不冤啊。】
【噗,這形容讓我怎麼那麼想笑呢。】
【2333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