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第1/2 頁)
林家再有錢也不是大風颳來了。
即便他們家比不上何舉人家,但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何秀瓀一次次挑釁,林家也不可能一直忍讓下去。
尤其是被何秀瓀捅瞎了一隻眼睛的林書墨。
他直接下令讓府裡面的下人把何秀瓀屋裡面所有易碎的東西都淘換了出來,也不給她裝飾屋子了,就放一些又大又笨重還摔不壞的木頭,想砸就砸,看你砸的動還是砸不動。
氣的何秀瓀差點又想給林書墨來一下子,可惜她一直見不到他的人。
而另外一邊,皇帝終於放過了時九一,並且按照他所說的,準備做一個實驗田出來先看看效果,要是可行的話,就全國推廣。
甚至還直接把地址定在了自己的皇莊。
時九一和皇帝相處了一段時間,已經差不多摸清楚了他的脾氣,知道他是個能聽進去建議的,就道:「不太合適。」
然後解釋了一下京城人多眼雜的,做事情多有不便,且皇莊一直以來都有最好的把式照顧著,就算是做實驗田也沒什麼可比較性。
最後還提議把試驗地定在他的家鄉。
清河縣。
皇帝想了想,最後答應了。
還給時九一封了個欽差大臣的官,讓他以後直接管轄清河縣裡的農事以及相關的,甚至還派了六部不少人跟著一起去,就是為了試驗地的事情。
時九一還問皇帝要了個人。
彭景明。
這麼做有兩個目的。
跟著他,彭景明能很快積累政績,另外就是他一直沒有忘記過支線任務的事情。
別的他不敢說,只要他把彭景明放在身邊看著,並且能一直壓制住他,那麼就算彭景明日後封侯拜相,也不得不看看他的臉色,再想想要怎麼對待何秀芫。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再提一嘴,當初在進京趕考的時候,時九一就曾經告訴過彭景明說何秀芫救過他的命,是救命恩人,以後但凡何秀芫的事情,他都在所不辭。
日後但凡他在,彭景明就算想對何秀芫做什麼,也要有所顧忌。
這也是時九一想出的最好的辦法了。
要是這一招也行不通,那十分,他也只能就此放棄了。
就在清河縣還沉浸在這麼一個小破地方居然出了個狀元郎的時候,時九一帶著皇帝的甚至和隨行的官員出發了。
等他們到達的時候,已經是夏天的尾巴了。
清河縣的縣令一腦袋懵逼地接了聖旨,實在不太明白皇帝到底是什麼意思,但是見時九一陣仗這麼大,也不敢多問,就請時九一上座,大有把清河縣的一切都給他作主的意思。
時九一擺擺手,解釋了自己只管農事這些,剩下的還是縣令自己來,縣令這才悄悄鬆了口氣。
和縣令打過招呼後,時九一就回家了。
同行的人都被安排在縣城。
時九一回家和時母見面,解釋了京城發生的一切,又說明瞭自己的身份,喜的時母又是哭又是笑,還說要去給時秀才上香,又說拜謝老祖宗之類的。
時九一任由她激動,等到她冷靜下來,然後又提了把自家的田地當成第一批的實驗田來做的想法。
時母當然無條件答應啊,更別說當成實驗田還有朝廷給的補助,還有什麼工資、補貼之類的。
反正她是不太懂,不過兒子說的肯定是對的。
時母對時九一完全盲目自信。
時九一接下來又去找了村裡面的里正,第一年,他想要把試驗地直接就定在他們這個小村子。
一是幫一把村裡面的人,二,他也最熟悉這裡。
一開始里正是有些猶豫的,但是聽到時九一嘴裡面冒出來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