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入儒道,迎浩然(第1/2 頁)
李洛洛向天地作揖行禮迎浩然正氣。
勾動體內濃郁的文氣證明自己有足夠的資格。
天地憑空一聲炸響,隆隆聲傳遍整個大乾,同時快速的向遠處擴散。
仔細聽得話,這響聲之中有無數讀書人的聲音,各類的古詩經典,史家絕唱。
大乾帝王李道然聽到這聲音後驚訝的起身,望向荒州方向。
“東方的荒州麼?又出一位儒家。”
低聲說完,深邃的眼眸明滅不定,似有所想。
“令、黑衣衛查明身份,以禮相待,不必強求。”
李道然發下詔令,大乾多一名儒家是增加國運的,儒家行仁義之事,雖然固執,卻不會有什麼壞的影響,是可以信任之人。
浩然正氣時刻問心,但凡做了什麼愧對於心,有違君子的事情,浩然正氣自散。
與一些未入儒道的文人不一樣,陰謀算計後說什麼無愧於心,找理由找藉口,欺騙自己的內心,可正義不正義心知肚明。
靈鹿書院,無論是院長還是師生,都望著這異象,仔細傾聽聖道之言。
唯有傅君海驚異萬分,似乎有所猜想,又不敢肯定,隨即搖搖頭暗道,那少年天馬行空,可年紀太小,是不可能的。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有人隱隱約約聽到了李洛洛證儒道用的詩句。
“想必這位先生是以這首《劍客》入儒道。”
“沒想到是一位以劍入儒道的存在,千百年來從未有過啊。”
“書生讀書明志,養文氣,作詩寫文,鑽研經典,能有佳作之人只不過文氣聚集的快了些,儒家的仁、義、禮、智、信、需要經歷天地的考驗,明心見性。”
“此人以劍問心,經歷的考驗一定極為困難,劍乃武器之中的君子,儒家先賢就有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之壯舉。”
“這位先生的劍客,劍意凌然,以文氣引浩然降臨,以劍心留浩然之氣,凝聚文心劍膽,證儒道於日月山川。好大的氣魄。”
“磨劍十年,這位先生一定是一位苦修之士,毅力恆心。”
書院的儒家夫子都在討論,熱鬧非凡,靈鹿書院的諸多學子,對這位儒者佩服萬分。
“可以稱之為儒劍仙了吧。”
“我宣佈,這位儒者從今之後就是我的偶像了!”
“不行,此刻開始我要苦讀,若是有緣遇見,我定會拜這位先生為師。”
學子中不乏有世家大族之人,已經開始安排人馬,向著這異象的源頭尋找,率先找到以後,拉攏一番,若是有機會拜師,拉近關係對未來一定有很大的幫助。
李道然再次下令,不得煩擾這位儒家,以禮相待,只需祝賀便好了。
異象震驚各國,紛紛開始派人探查。
李洛洛此時很平靜,以劍客入儒道,領悟仁義之劍。
面對浩然正氣的問心,怡然不懼,以劍心凝劍膽證明自己的品德。
“我本是轉世之人,前世經歷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熟讀歷史文學,生在一個安定的國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天生就有一份仁義之心。”
“現代的和平安定、長治久安的思想印在了我的骨子裡,仁義之心,看到不公之事,看到可憐之人心都會有觸動,這是前世之影響。”
“所以,我本就有深厚的文學底蘊,沉澱將近二十年,今生今世,我讀這世界的儒家經典,明悟自身,十五年進儒家。”
“仁義俱佳,明德正禮,高尚的品德是我恪守的原則,禮在心中,世上的行禮方式無數,可只要做到心中有禮,落於實際便是我的禮。”
李洛洛每一次思考,每一次質問,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