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古代朝堂世界(第1/3 頁)
帝王的生活並不像民間想象的那般自在, 反而是忙碌, 甚至枯燥刻板的。
卯時, 也就是早上五點, 蘇雲就要起床,用過早膳後, 去參加朝會。
大魏的朝會分為大朝會和小朝會,大朝會初一十五開, 屆時滿朝七品以上的官員都會到奉天殿中齊聚一堂, 共商國事。
小朝會則是除大朝會之外的時間開,每天早上奉事太監會遞上王公大臣們的牌子, 由蘇雲決定是否覲見,同時商議一些時事。
朝會開完, 一般就到了巳時,差不多十點左右,這段時間蘇雲可以自由支配。
蘇雲會趁著這段時間去看看睿兒, 或者在御花園中轉一轉。
用過午膳後,則是讀書時間,會有大學士或者其他大臣給蘇雲上課,稱之為“日講”。
一般是講史書或者儒家法家等與治國相關的書籍,有時候也會根據要求上一些別的內容。
日講通常會進行一個時辰,到申時,也就是下午三點左右下課。
之後一直到晚膳前都是比較自由的時間,蘇雲會趁著這段時間看書,畫畫, 彈琴,做點想做的事情。
當然,政務比較多的時候,這段時間就得用來加班了。
晚上一般是批改奏摺的時間,好在,大部分雜事已經被篩選出去。
一日需要蘇雲批閱的不會過百本,一個時辰也就差不多完成了。
這樣枯燥規律的日子,一個月要持續二十八天,只有兩天休息的時間。
對比一下現代做五休二的制度,蘇雲深切覺得,當皇帝真是太苦了。
被政事束縛在皇宮這個華美的籠子裡,一點自由也沒有。
想想這樣的日子還要過至少十幾年,蘇雲就很鬱悶。
朝堂上,除了和武親王鬥智鬥勇外,最讓蘇雲掛心的就是最近的天災。
大魏是新朝,創立不足百年。
前朝皇帝昏庸,喜好奢侈,耗費了大量錢財大興土木建造行宮,同時蒐羅天下美人,光有名號的妃子就超過了三千人。
皇帝日日在行宮中享樂,荒廢朝政。
上行下效,王公大臣之間也掀起奢靡之風,競相攀比,朝廷被一幫蛀蟲所把持,賦稅一年比一年的重。
百姓們苦不堪言,最後終於激起了民怨,各方有野心的勢力揭竿而起,天下大亂。
經過十多年的戰亂後,才由原本是世家的蘇家成為最大贏家,成立了大魏。
戰事本就勞民傷財,前朝又留下了一堆的爛攤子。
這兩年不知是怎麼回事,天災不斷,南方入冬剛一場雪災,北方開春又遭遇了蝗災。
無數百姓流離失所,蘇雲最近忙的,就是賑災的事宜。
蘇雲看著受災州郡呈上的糧倉不夠的奏摺,嘆了口氣,“說到底,還是吃的不夠。”
可惜,土豆玉米紅薯這些高產量作物還在海外,以後局勢穩定後,倒是可以找機會去尋找。
現在大魏的糧食,主要還是以五穀為主,稻、黍、稷、麥、菽,其實就是大米小米和豆子之類的。
可問題在於,古代是靠天吃飯,畝產很低,一般就百斤,和後世經過改良的千斤畝產相差太遠。
而且,後世一些地方,是雙季稻,在這個時代卻是沒有的。
如何讓百姓吃飽飯,是一個大問題。
蘇雲拿著奏摺在殿中踱步,走了幾圈,突然把奏摺在手中一敲,驚喜道:“有了!可以人工改良!”
想起前世的雜交水稻,蘇雲有了些信心。
改良品種一般所用的方法無外乎兩種,優選法和雜交法。
優選法就是從想培育的植株中選擇就有優良性狀的反覆培育,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