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第1/2 頁)
太醫雖然有些詫異,但還是一五一十告訴寧王,皇上身子越來越好,近來頭疾都沒犯過。
身體沒毛病,那就是受意王一事刺激了?
寧王心一沉,把那些背地裡議論皇上對意王過於殘忍的大臣們暗暗警告了頓。
秋去冬來,大梁進入了周舒侗最不喜歡的冬天。
但今年的冬天好過多了,兩儀殿有地龍,天一冷便燒起來。如果不出外面,待在殿內則和秋夏無意。
周舒侗看著沒長一粒凍瘡的纖纖玉手,不禁感嘆,有錢果然日子好過。瞧瞧進宮後的日子,盛夏有冰塊,寒冬有地龍,且壓根不必愁。
這舒適的日子,都是有賴於沈嘉遠啊。
懂得感恩的周舒侗決定,要好好回報一下自己的小金主,為他準備暖鍋晚上吃。從醃製食材,到煮湯底,她都仔仔細細告訴尚食局的人如何做。
一切準備就緒,皇上也如往常般,太陽西下就過來了。還沒坐下,就一臉得意,說有東西要給她。
說完,跟在皇上身後的內侍官恭敬遞上一件白色的披風。
一看到那件披風領子上特別漂亮的狐毛,周舒侗就喜歡得不行。展開披上身試了試後,更是喜愛的不行。
又輕又暖,還很好看,真是好東西。
收了他這麼好的東西,周舒侗暗暗慶幸自己今日給他準備了暖鍋,也算是報答。
這不是沈嘉遠第一次吃暖鍋,卻是吃的最意猶未盡的一次。越來越覺得,有個喜歡吃的皇后真不錯。
吃飽喝足,兩人坐在鋪了軟墊的榻上,周舒侗和他說了下冬至想讓尚食局給宮裡每個人都煮一份肉餃子的事。
沈嘉遠不甚在意,道:「這種事,皇后做主便可。」
周舒侗哦了聲,這事她本就沒想讓皇上來做主,不過是想開個頭,接下來要說的才是重點。
「我看宮裡好些宮婢年紀都有二十了,目前暫時就伺候你我兩人,我想著,若是可以,春節前可否放一批願意出宮的宮婢回家。」
此話一出,司琴和知書都震驚到差點失態。
要知道大梁宮婢的出宮年限,可是二十五歲。多少人到了這年紀,乾脆放棄出宮。畢竟在宮裡待著,至少還有吃有穿有住。離宮後若是嫁不到好郎君,待在家裡久了還招嫌棄。
沈嘉遠也知道這事不小,放下手中的書,沉思起來。
不是放出多少人出宮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二十歲就放出宮,和大梁祖制有背,定會遭一些頑固不化的官員非議。他自己沒所謂,反正名聲不名聲的,也就這樣了,他也不在乎。但皇后素有賢名,也確實寬厚仁善,豈容他人胡說八道。
半響過後,沈嘉遠心裡有了主意,問:「有多少人?」
這資料周舒侗早統計好了,道:「現宮中有宮婢越八百五十人,年紀二十以上的,有三百一十四人。」
也就是放這些人出宮後,宮裡仍有五百多人,根本不會受影響。
「好。」沈嘉遠應下,道:「這事讓我來處理。」
「哦。」周舒侗很滿意他這覺悟,他出面最好啦。穩了。
幾日後,沈嘉遠終於在朝上發火了。起因是今年天氣乾旱,有些地方收成不好,但國庫也拿不出多少銀兩救濟,問他們該怎麼辦。
有的大臣提議,可以提高收成好地區的稅賦。此提議一出,立刻得到不少人附和。卻惹得沈嘉遠勃然大怒,大罵他們沒有一顆為民辦事之心。
最後討論討論著,沈嘉遠大手一拍,說要以身作則,縮減宮中支出,放一些適齡宮婢出宮,省出些銀兩來救濟災民,並要求各官員捐出一個月俸祿。
全賴於他長期以來積攢的暴戾名聲,他暴怒下做出的這決定,沒幾個官員敢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