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科舉(第1/3 頁)
漢朝的選官制度是察舉徵辟制。
所謂的察舉徵辟制,即是由地方舉薦,經中央或者地方官員考察後徵用。相比更早之前的世襲制,這無疑算的上一次巨大的進步。
但有句話說的對:規矩是好的,壞的是人心。
舉薦人推舉出來的既有可能是賢良,也有可能是個混蛋。
漢朝經歷了四百年的歲月洗禮,人情、師生、利益關係的糾纏使得官場中的依附關係極其嚴重。這也是世家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
所以,當最上層的靈帝寵信宦官公然開始買官賣官時,靈帝或許覺得他和世傢俬底下做的沒什麼兩樣,只是把裝進世家口袋裡的錢光明正大地裝進自己的口袋,卻不知已經把這棵大樹的腐朽赤裸裸地展現在了天下人面前。
靈帝、十常侍雖然已經在歷史的洪流中覆滅了,但察舉徵辟制早已經牢牢地掌握在世家手中的現實並沒有改變。相比起那不知所謂的開工會、建工廠,科舉制度才是真正地傷害到了江東世家的利益。
要知道,官府中大多數職位上坐著的人不是世家出身,就是和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舉賢唯親,考核受賄。
有言道: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也不是說世家出身就沒有良才,有,而且很多。
但這依然無法掩飾它巨大的弊端,最龐大的資源掌握在極少數的世家豪門手中,廣大的寒門士子都渴望著改變!
因此,江東的這次科舉變成了一場空前的盛會。
“領上各自的號牌,保管好這些寫上你們名字的號牌,考試成績出來後,這些號牌就是你們的憑證。”
考場入口前,工作人員指揮著考生做登記,領他們依次進入考場。
說實話,季書和周瑜都沒有料到會有這麼多士子參加,因此不得不緊急抽調人手佈置,就這樣會試還是推遲了一天。
除了江東各郡的大多數世家士子在抵制科舉外,寒門士子都是踴躍參加,甚至還有荊州、揚州、徐州等各地的世家、寒門士子前來,人數近兩三千人。
世家從來不是鐵板一塊!
諸侯之中,董卓用的是恐嚇,劉備用的是迎合,或許曹操用的方法是和孫策最相近的。
“哪怕就是世家中的子弟,旁系的子弟怕也沒有這麼多資源分,更別說其他地區的世家未必沒有早早投資孫策的打算,正如當初黃家對孫堅的投資一樣!”
看著如潮水一樣的洪流湧入考場,季書由衷欣喜,他們太需要人才了。
從米價風波、罷官、罷市、罷工,或許江東世家只以為他們輸了孫策一場。但季書等人看到更深層的是世家對權利的影響,以及舊體制下的深刻弊端。
相比於中原地區的頻繁征戰,江東算是安定的多,而江東世家也狂妄的多。
難以想象,一個沒有軍隊的民間勢力,或者說類似於貴族的勢力,對君主權利的影響如此之大。若非對手是孫策,他們幾乎可以顛覆自己的君主。
那曾經的漢王朝已經腐朽。
現在正是該改變舊體制的時候了。
此番開科舉正是要借江東寒門士子和外地士子,真正駕馭住江東。
在筆試的會場,數千名考生如棋盤般分佈開來,依次入座,開啟了考卷。
【新政的“開設工廠”中有一項:廣招婦女,教授紡織共同生產綢緞、布匹,材料、場地由官府提供,產品由官府銷售,保障休息時間,按月發放工錢。】
【1.很好(好在哪裡:----------)2.很差(差在哪裡:---------)3.欠缺(不足在哪裡:-------)】
滿目淨是這樣的選擇、解釋題,好像沒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