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精氣神三寶,大三合之契(第1/2 頁)
“咦!是巧合,還是運氣?”吳月驚歎一聲。
然後才對李浪說道:“你這兩種神通,一者使精力勃發,澎湃向上,一者可助長真氣,使真氣短時間內雄渾非常,那你第三種神通,就儘可能的往精神上靠攏。”
李浪聞言疑惑道:“這其中,有什麼說道嗎?”
吳月道:“當然!無論是小三合還是中三合,亦或是大三合,若是隨意搭配組合,固然亦可,但要真細細研究,其中門道,卻也不小。”
“如黔東冷家,便是在三合境中,更偏向於合出三種肉身類神通,再以之大三合。”
“神脈一成,肉身之強可謂同階無匹,戰場之上縱橫捭闔,難尋敵手。”
“又如太昌賀家,偏向精神類神通,大三合之後,神脈一成,精神力龐大,配合上他們祖傳的幾種神功,威力極其可怕,若不能與他們近身搏鬥,便最好不要招惹。”
“這種屬於是走極端的,配合了獨門神功,才能將優勢發揮到最大。”
“你不一樣,你的未來可能很高,中正平和才是正途。”
“所以你合出的第一條神脈,若能聚齊精氣神三寶,鑄下無暇之基,對未來便大有裨益。”
神脈,即可為大三合之後的成果。
三道神通,於體內組合成一條簡單的脈絡,猶如神根一般,溝通天地。
至此人與天地之間,便能生出直接的聯絡,對天地靈氣的吸收、處理、消化,都能大幅度提升。
基本上絕大多數的修行者壽功有成,都是在凝聚神脈之後,因為那時對天地靈氣,對體內真氣的掌控,絕非三合境時可比。
而這就像一個荒誕的笑話。
天賦一般的修行者,本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將大量的武學練到大成,合出三種神通,再將三種神通合成神脈。
他們需要壽功延續生命,從不可能中創造可能。
但偏偏,只有合出神脈以後,修煉壽功才會變得容易些。
修行,由來都是這樣的不給凡人活路。
正如那世間,許許多多條路一樣。
若無天賦,當有家世,若無家世,當有機緣,若是連機緣都沒有,便也只能如那僥倖窺看到冰山一角的螻蟻,雖時刻仰望天空之高,卻永遠只能生活在山腳。
“那我該怎麼確定,我合出來的神通,即是與精神有關?”李浪從善如流的問道。
這方面的知識,青陽寺沒有教,可能是放養政策,可能是等著弟子們自己去尋找答案。
還有可能是,一應知識都放在那藏經閣裡,需要弟子們去翻閱、找尋。
李浪偶爾也會去藏經閣補充知識,只不過他進步的太快,而閱讀的時間太短,血汗工廠裡的分身,又不能放出來幫他看書,所以在認識與實際能力之間,逐漸有了一些差距。
某種層面上來講,吳月的出現,可以幫他彌補許多認知上的不足。
聞風使本來就是搞情報工作的,所以修為可以不夠高深,但知識面絕對不能不廣博。
即便是遇到了吳月所無法解決的難題,但她只要能發現問題,那李浪都可以透過其它渠道去解決。
“無法準確定向,只能儘可能的做足傾向。”
“你修煉的定竅武學,如果大多涉及到一到兩個腦部竅穴,並且有一定的精神層面攻擊性或者防禦性,那麼最終合成精神類神通的可能性會高一些。”
“但這太難了,合成神通涉及到的武學越多,成份就越雜亂,最終成型的是什麼,都很難說。”
“若是隻以三門武學促成神通,那倒是可能性達到八九成,但是耗費的時間太長,即使是輔佐以定氣丸,也不合算。”吳月說著,自身原本的情緒,也漸漸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