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第1/2 頁)
「可不是,我那時啟蒙,讀了《蜀道難》也極為想去巴蜀,倒是讓這孩子先去了。且我聽說巴蜀有個專治小兒呆症的神醫,此番過去,也是為了給捷兒看病。」
等到旭妍要離開時,才發現同行的人中竟然還有一群出家人。
旭妍拉著捷兒的手看向趙覃,眸中極為疑惑,趙覃摸了摸她的頭,又摸了摸捷兒的頭,道:「是我請求了他們的方丈,帶著你同行,這樣路上也有個關照。」這一路上要穿過好幾個州縣,路途長遠,跟著這些僧人,他也好放心。
兩年後
夏日蜀地酷熱,旭妍牽著捷兒的手,往寺廟走去,蜀地的寺廟大多都有誦經會,旭妍每月中,便帶著捷兒去一次誦經會,聽一些德高望重的長老誦經。他們坐在納涼的木榻上,屋子裡誦經之人竟然變成了修亦,兩人相視一笑,倒像是友人一般。
修亦在臺上打坐,口中喃喃著經文,倒是驅散了這夏日的熱浪。
待得誦經會結束之後,修亦走到了臺下,他看著旭妍和捷兒,行了個合十禮,道:「捷兒恢復得如何了?」
來到蜀地兩年了,捷兒在蜀醫的醫治下,病情也漸漸的好轉。
旭妍開心道:「多謝小師父掛懷,好得差不離了。」
「那便好,貧僧瞧著施主近來的起色也好了不少。」
可不是,來到蜀地,這兒的百姓熱情豪爽。吃食也極對她的胃口,人也吃胖了不少,天府之國果然是名不虛傳。
捷兒看著修亦,十歲的孩子如今也成了半大的少年,他道:「修亦師父何時有空?我想去爬峨眉山。姑姑她太懶了,都不願動。」
「好小子,竟然敢編排你姑姑,看我回家不收拾你。」
修亦笑看著姑侄二人,一口答應了下來。
旭妍將核桃酥大大方方的遞給了修亦,「我多做了些,吃不完的就給小師父好了。」
修亦自然而然地接過。旭妍那次有幸觀看了萬佛會,修亦不緊不慢,有理有據的舌戰群儒,將那一場辯經推向了高,潮。而她看著修亦將那幾年的苦行歲月寫成書冊,一時間在蜀地的佛寺廣為流傳,旭妍看著修亦的傳記,便也不再糾結著要不要躲遠一些,只因他們如今的人生越來越好,就如佛經裡常說的: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
她與修亦,便是如此,他忘記了,便是放下了,她若放下了,那些痛苦的日子才能徹底消失。
她與捷兒回去之時,特地繞路去了一家百年老字號,若說蜀地什麼最絕,要姑侄二人來說,自是蜀地的古董羹,香辣爽口,油而不膩。
兩人坐定,便聽見鄰桌的幾個漢子吃著下酒小菜侃侃而談。
「要說當今聖上那真是文治武功,雄才大略,這下還不打得北蠻子們縮到龜龜殼去!」
旭妍這不是在民間第一次聽到百姓誇趙循。但每一次有人談論他,旭妍還是會下意識地去聽他們怎麼說。
另一個漢子顯然是醉得不輕,他高聲道:「你龜兒啷個想嘞咯,有個錘子用咩?娃兒都沒得一個,不像我,家家四個娃兒!」
那漢子滑稽得很,旭妍忍不住想笑。但笑過之後,不免想起了趙循的一些事,她其實偶爾還會夢見趙循,有一次竟然還夢見自己給他生了個孩子,只不過夢裡大多是慘澹收場,聽這人說趙循這些年都沒有一個孩子,旭妍忍不住有些納罕,他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很少有做皇帝的到了三十還沒有一兒半女的,他怕是頭一個。
旭妍搖搖頭,不再去想這些已經遠去的人與事。
旭妍好不容易開始了自在悠閒的生活,她本以為會這樣直至老去,但突然出現的太子暗衛,將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