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頗有些恨鐵不成鋼,氣丈夫如此不知道變通,可另一面她又喜歡他的木頭,男人變通了就變壞,還是就這樣吧。只是辛苦一番解釋解釋道:“夫君也不看一看,這京官哪家不有個酒樓茶肆鋪面房的,只是都不掛在自己名下而已。妾身孃家的買賣,不也都是打著仁伯的名號麼!咱們也如此行事,定不會有什麼差錯的。”
德業雖說是沒什麼活絡心眼,可並不代表他人死性,知道夫人已想好對策,便舉了雙手贊成。畢竟兒子到了入學的年齡,沒得多餘銀錢怎麼能請來好的先生,女兒也會慢慢的長大,嫁妝也要逐漸的攢起來才行。上次去老宅看大哥家的女眷,綾羅綢緞金簪玉飾好不晃眼,連個小娃娃穿著的據說都是百兩一套的釵裙。反看自家的娘子和女兒,還是家裡針線房做得的衣裳,料子也不名貴。自己這輩子是趕不上大哥的心思手段了,可也希望妻兒們能過的更好些,所以這小小的律法空子,德業也是閉著眼睛假裝沒這回事了。
得了夫君的支援,李氏算是有了主心骨了,可對於該把鋪面改作什麼,一時間還真是有些不知道。兩個鋪面一大一小,小的那個位於繁華的街面上,要是稍稍大點的話,開個酒樓茶肆什麼的倒是肯定能賺上不少。可要真是那樣,好地段大門面也根本輪不上德業一家得著,這還是老大一家怕被人戳脊梁骨,不得以才給這麼個好地段的門面房。現在這家租戶做的是胭脂水粉大姑娘們的買賣,李氏壓根就沒接觸過,又沒有更好的商機,便打算繼續承租出去。稍大的那個臨著外城的貧民區,雖說京城裡大多數的人口都住在那裡,可有錢的卻找不出一戶來。現承租的那個租戶也是把門面房隔成大車店,轉租給些跑腿子和進城販貨的掙些銅子維持吃喝,要多掙些銀子根本就不太可能。
主僕二人分析著兩個門面,卻挑不出可行的商機,一時之間犯了難的李氏,不得不請來李仁為自家出謀劃策。李仁得了囑託也不敢怠慢,別說府裡兩個老泰山下了聖旨,就看在李氏自小在自己眼前長大,還一直都對自己敬重有加的份上,也得盡心盡力才是。一連著十幾天,李仁就在兩個門面房之間來回晃悠,觀察觀察附近,又探聽探聽周圍的。終於在眾人的企盼之下,李仁有了一個絕妙的商機。
曹家位於外城貧民區的門市房,正好就在內城門的附近,每天城外的農民,或外地來的人們,不管是來做買賣的,還是等活賣力的,很多都會投宿在這個大車店裡。做買賣的圖意這兒離城門近,城外來的人大都住著比較遠,小買賣人好趕個早集,外城都是窮人賣不上什麼好價格,有新鮮瓜果蔬菜的農民,大都會花幾個銅子先對付一宿,第二天好到內城先把賣相好的得個好價錢,剩下蔫的有斑點的才會在出城時順便在外城處理一下。等活的苦力門也都在這蹲點,白天都圍在內城門附近等著大戶商家來挑人,晚上就住在附近吃在附近對付一下為了能多存下幾個。
李仁看中的商機是,這大大小小的菜農大都得在城外站點兒,何不利用這門面房的好地點,開上一個蔬果收購點兒。專門只收那賣相好新鮮水靈的蔬果,和品質上乘的當年新糧,再賣給那些不差錢的大戶們。李仁認識很多大宅門裡面的管家和買辦,總是抱怨每天早早的還得蹲市場去,就那還有時不一定能買到好東西,都樂意多花幾個錢找上菜農直接把蔬菜送到府門裡。可那樣菜品單一不說,還多少有些不可吃和碰壞的菜果。當時聽到同行們的抱怨之後,李仁就覺得這是個好商機,可賺頭不算太大又廢人費力,不如談個大買賣來的痛快,便一直把點子擱置下來了。這會大姑奶奶想要得些個營生,雖說不能一下大富大貴,可養個小門小戶還是不成問題的。
李氏和仁伯倆人商量事時,順嫻一直在邊上練走路,心想這不就等於是做個二道販子開個蔬菜水果批發點麼!這蔬菜瓜果的利潤也確實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