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 府中殺人(3000)(第1/3 頁)
自桓熙將上洛郡重新併入京兆郡,武關也重新回到了京兆郡治下。
作為商於古道上的重要關卡,武關建立在峽谷間的一處平坦高地上,關城西側道路平坦開闊,而東側道路需得沿著山腰,盤曲而過,崖高谷深,狹窄難行。
因而,武關與潼關具有相同的屬性,防得了東,卻防不了西,這也是當初鄧遐帶著三千人就能從西側輕易襲取關城的原因。
當然,這些關隘本身就是為了拱衛關中而修建。
張家快馬來報,告知張琚,其弟張先被王猛設計,如今已被正法。
張琚怒髮衝冠:
“王猛匹夫!殺我兄弟!我與你勢不兩立!”
他倒是沒想過佔據武關而反,武關位於桓溫、桓熙父子勢力的邊界上,為了與王猛的矛盾,而背叛桓熙,那不是腦子有病麼。
但張琚顯然是咽不下這口氣的,他知道張先死得不冤,但那終究是他的血親兄弟,都被人欺負到頭上了,怎能忍耐。
張琚左思右想,決定離開武關,前往江陵告狀。
沒錯,桓熙離開之前是給了王猛七品以下官員的生殺大權,但一般都是起到威懾作用,誰又會真的行使這份權力,大開殺戒。
畢竟這種行為,有排除異己的嫌疑。
主公給你軍國大權,留守後方,你又在排除異己,莫非是想要自己當家做主。
張琚覺得任憑桓熙再怎麼器重王猛,發生了這種事情,也一定會心生猜忌。
而張琚所要做的,便是前往江陵通報此事,然後勸說桓熙,繳了王猛的權。
牆倒眾人推,到那時,被王猛得罪過計程車族也會自發跟進,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快快為我備馬!”
張琚催促道,他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桓熙在得知此事後,對王猛爆發的滿腔怒火。
桓溫在奪取南陽郡後,為了方便與桓熙之間的書信往來,每三十里設下一處驛舍,舍中有驛卒、驛馬,往常送信,每到一處驛舍,就會換人換馬,作為接力。
張琚走出山路之後,便在驛舍換了馬車,畢竟馬能換,但他這個人可換不了,非得自己求見桓熙,當面陳訴。
而坐馬車的話,每行三十里,到下一個驛舍換個驛卒作為車伕,再換匹驛馬即可。
南下期間,張琚片刻不曾停歇,就連睡覺都是睡在顛簸的馬車上。
抵達新野後,又改坐快船,順著漢水而下,不入長江,沿著揚水向西前往江陵。
武關與江陵一千二白餘里的距離,張琚只用了區區四天時間就趕了過來。
同樣的,桓熙在長安與武關、天水、漢中之間,也是每三十里設定一處驛舍,別看他疆域遼闊,但秦、梁二州的急件,基本都能在數天時間之內送達長安。
來到江陵,沿途受盡顛簸的張琚來不及休息,他懷揣著對王猛的滿腔恨意找到了臨賀公府。
此時,已經是中秋佳節以後,謝道韞也在婚後回門,當然,回的是江陵謝府。
親友們都已各自散去,就連桓熙也在做著離開的準備。
張琚來到臨賀公府,立即亮明身份,說道:
“我乃武關守將張本興,有急事要稟報京兆郡公。”
門房不敢怠慢,請張琚稍候片刻,畢竟來路不明的人他也不敢私自放進府,隨即就去找鄧遐求證。
鄧遐聽說張琚擅離職守,居然來了江陵,不由大驚失色,以為關中是出了大亂子,趕忙跟著門房去瞧,見來人果然是張琚,鄧遐一顆心沉到了谷底。
“張將軍,究竟發生了何事!”
鄧遐緊張的問道。
張琚不回答,只是催促道:
“快帶我去見主公,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