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 鞭撻權翼(第1/2 頁)
桓熙星夜兼程,趕回關中的時候,潼關之戰已經結束,一路匆匆忙忙,不惜跑廢上萬匹軍馬,到頭來卻撲了個空,但桓熙並不因此悔恨。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真讓羌人入關,後果不堪設想。
王猛早已遣散將士,回到了長安,與權翼等人一同出城迎接桓熙。
桓熙在城門處對眾人讚賞有加,杜鬱雖不在長安,但也被桓熙表為馮翊太守。
唯獨一人,卻在眾目睽睽之下,遭受桓熙的責罵。
桓熙騎坐在馬背上,以手中的馬鞭指向權翼,斥責道:
“我留你鎮守長安,是因為你素有智謀,處事穩重,不想,你卻辜負了我的期望,辦事糊塗!
“潼關危急,自當舉關中之力前往救援,你為何獨獨徵召漢、羯將士!
“莫非羌、氐百姓,就不是我桓熙治下之民!”
權翼趕忙下跪請罪,可桓熙怒氣難消,他揚起馬鞭狠狠抽在權翼背上。
打得權翼皮開肉綻,慘叫連連。
這一幕,看呆了在場所有人。
眾所周知,權翼是桓熙的心腹幕僚,麾下文臣之中,地位僅次於王猛,否則也不會被他留在長安。
王猛最先反應過來,他一把搶過桓熙手中的馬鞭,苦苦哀求。
諸將也紛紛上前勸阻,桓熙這才作罷。
坐上回城的馬車,桓熙埋怨王猛道:
“先生何其慢也!”
卻是在責怪王猛為何不早些來奪他的馬鞭,讓權翼多捱了幾鞭子。
王猛有苦難言,你自己要臨場發揮,也不事先派人通知我,我哪知道會有這一出。
當然,話不能這麼回,王猛連連向桓熙請罪。
回到徵東大將軍府,將佐齊聚,權翼帶傷列坐其中。
桓熙起身走向權翼,眾將以為桓熙還不消氣。
不曾想,桓熙命人解開權翼的上衣,蹲下身子輕撫他的後背,看著權翼背上的傷痕,含淚哽咽道:
“子良受委屈了!”
權翼之所以不徵召羌、氐將士,就是防備他們臨陣反戈,桓熙當然清楚這個道理。
但不利於團結的事情不要做。
權翼這種行為,等同於將羌、氐將士視為外人。
今日防備羌、氐,把對他們的不信任擺在明面,往後又怎麼指望他們為自己盡忠效力。
桓熙只得當眾鞭撻權翼,表明這是權翼的個人行為,而非自己的立場,以此安撫羌人、氐人。
權翼身為智謀之士,同樣明白桓熙鞭撻自己,是出於不得已的苦衷。
“能為主公挽回人心,下官捱上幾鞭又有何妨。”
權翼狀若輕鬆的笑道。
話是這般說,可當桓熙輕輕觸碰到傷口時,還是疼得權翼齜牙咧嘴。
桓熙連忙讓人去請醫者,又褪去自己的上衣,赤膊著上身,對眾人道:
“子良本無過錯,卻受我責罰,此賞罰不明之舉!”
說著,桓熙要來馬鞭,在將佐們詫異的目光下,鄭重將馬鞭交到權翼手中,說道:
“請鞭笞我吧!子良!”
權翼顫抖著手,淚水奪眶而出,他將馬鞭遠遠丟開,哭拜道:
“是我思慮不周,以致羌、氐生怨,主公怎能說我並無過錯!
“權翼追隨主公,侍奉明主,又豈能以下犯上。
“今日,主公若執意逼迫,權翼唯死而已!”
桓熙聞言,趕忙將權翼扶起,主臣二人淚眼相對,抱頭痛哭。
一眾將佐,無不為之動容。
畢竟氣氛都烘托到這兒了,又怎能表現得無動於衷。
當天,桓熙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