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 隔河對峙(3000)(第1/3 頁)
當楊安率領五百騎兵殺來仇池城的時候,叛軍都聚集在宮門前等待著楊俊發放賞錢。
震耳欲聾的馬蹄轟鳴聲從身後響起,回頭看去,是面色猙獰的楊安帶著復仇的怒火,一馬當先,舉槊殺來。
人群頓時大亂,宮門城樓上,楊俊望著飄揚的晉字旗,懊惱地直跳腳:
“真沒想到,晉軍會來啊!”
早知如此,他又何必與親族反目。
只是晉軍南下,為何沿途關隘並未示警。
殊不知,正是晉軍打著護衛仇池公楊初南下的幌子,有楊初出面叫門,得以暢通無阻。
聚集在宮門前的叛軍已經被殺散,楊安突入宮城之中,生擒楊俊、楊宋奴等人,又尋回家人們的屍首。
在他逃離之後,其餘兄弟盡皆被害,楊安怒視楊俊,咬牙切齒道:
“既已謀奪我家基業,何以趕盡殺絕!”
楊俊顫抖著聲音回答道:
“此皆楊宋奴慫恿逼迫,非我本意。”
一旁的楊宋奴倒是不懼,雖然未能殺死楊初,但如今也算報了父仇,他冷笑道:
“叔父,事到如今,就算你搖尾乞憐,莫非還能活命,倒不如省些力氣,體面赴死。”
楊俊如夢方醒,也不再奢望楊安能饒自己一命。
楊安親手砍下二人首級,祭奠父母、兄弟的亡靈,鄧羌率領步卒隨後而至,自此,仇池宣告亡國,其地由桓氏所佔據。
楊初被送往關中,頤養天年,而楊安則被鄧羌留在身邊,鄧羌喜愛楊安之勇,準備班師之後,向桓熙舉薦。
晉軍在隴右奪占城池之際,關東局勢亦有變化。
永和六年(公元350年)正月,石閔在號召殺胡之後,因‘繼趙李’的讖文,而改姓李,並改後趙國號為衛。
僭越之心,人盡皆知。
奉命領軍在前線作戰的大都督石琨聽聞石閔殺胡,佔據信都反叛,領軍七萬進攻鄴城,石閔親率千餘騎兵,與石琨在城北大戰,斬首三千級,石琨大敗而退。
石閔攜大勝之威回城,朝中文武紛紛勸進,石閔卻還在惺惺作態,假意要推舉李農為帝。
李農哪敢應下,他極力推辭,不惜以死相拒。
石閔還在堅辭:
“我乃晉人,如今晉室猶存,我又怎可妄稱天子,當與諸君分割州郡,奉表江東,迎晉室天子北歸,還於舊都洛陽。”
尚書胡睦勸進道:
“司馬氏棄國南下,偏安江左,為桓氏所逼迫,此等懦弱之君,怎麼承擔得起恢復中原,混一四海的重任,陛下乃當世之英雄,宜當上順群臣之請,下應萬民之望,怎可推辭!”
石閔聞言大喜:
“胡尚書之言,識機知命,天將降大任於朕,朕又豈能退縮!”
閏二月,石閔廢黜石鑑,於鄴城即皇帝位,改國號為魏,恢復冉姓,史稱冉魏。
此前攻殺王朗,正要率眾歸附冉閔的麻秋在前往鄴城的途中,遭遇苻洪之子苻雄的攻擊,兵敗被俘。
苻洪將麻秋奉為上賓,以其為軍師將軍,一如桓熙對待王猛。
然而,麻秋的野心不止於此,不久,他藉著酒宴的機會,向苻洪投毒,想要趁機吞併苻洪的部眾。
雖然陰謀被苻洪之子苻健識破,麻秋被殺,但苻洪已經飲下毒酒。
臨終之際,苻洪對其子苻健、苻雄留下遺言:
“我之所以不入關中,是以為留在中原,有機可乘,不曾想,卻被麻秋這個小人所害,枉送了性命。
“如今關東時局紛亂,不是你們兄弟所能平定,而關中已由桓氏所據,並非輕易可下。
“我觀老羌(姚弋仲)早有進取關中之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