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第1/2 頁)
陳贊和罈子兄弟的積蓄加起來統共都有六七百塊了,也不算缺錢花了,但是誰也不嫌錢多,能掙多少就賺多少。
陳贊家裡的事業也是蒸蒸日上,媽媽和二嬸養的雞都換了好幾茬,因為精力有限,每次最多就養個五六百隻,長大了就都賣掉,風險也比較小。
留下兩三百會下蛋的母雞,每天光雞蛋都能撿一兩百個,和鎮上的副食收購站簽了合同,隔幾天送一次,這個收入倒是十分穩定,每個月都有好幾百的入帳。這樣算下來,光這養雞場,每年都有好幾千的收入,這一點令周圍的鄉鄰著實眼熱了一把。
雞場旁邊的蘑菇養殖場也開始初見成效了。為了養好蘑菇,陳昌盛特意去臨縣的蘑菇養殖場學了蘑菇養殖技術。目前養的只有常見的平菇和口蘑,雖然品種比較少,勝在原料都是自家的,除了種子,倒也沒什麼別的成本,能出多少就賺多少了。
所以這個夏天,第一批人工養殖的蘑菇就出產了。村裡人都覺得新鮮,都弄了點回去嘗嘗,吃過之後,紛紛都說不如野生的菌子香。
人工養殖的自然不如野生的口感好,所以價錢自然也要便宜一些。出菇的時候,陳昌隆兄弟倆忙了好一陣,因為每天都要照料、採收,還要去趕集,忙得腳不沾地。
陳贊知道,父母和叔嬸們正打算自己買臺機動三輪車呢,因為天天要趕集,挑擔提籃什麼的太不方便了,要是自己有了車,想去縣城也是可以的。
陳贊發現長輩們比自己預想的步子邁得還要快,大概是身處這個位置了,許多事情都迫使你去面對和改變,而眼界也漸漸跟著寬了起來。這是一個好現象。
早在八月初,陳贊和談天就收到了二中的通知書,這是意料之中的事。陳贊不必說,談天也更不必說,兩個均有特長的孩子,去哪個學校都是大受歡迎的。尤其陳贊還是以全鄉第一名的成績考上的。
陳巧也在同樣的時間接到了二中的通知書,不過她的是高中部的通知書。陳巧的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完全可以上一中,但是她還是選擇了二中,因為二中離家近,並且學校還提供了獎學金,陳贊也上二中,可以就近照顧一下。
後來陳贊在學校看見陳巧和那個叫王文俊的男生在一起說話,才知道這也是姐姐考二中的一大原因。
兩家人都高興了一陣,陳贊家裡還擺了一次家宴,慶祝兩個孩子考上二中。
不過現實問題很快便來了,二中是寄宿學校,吃住都在學校,與鄉中學的寄宿生不同的是,連糧食和菜都是學校提供的,不用家裡送去。不過這麼一來,這些就都要折算成現金,一個學期下來,學費差不多要四百塊。
陳贊家現在經濟寬裕了,幾乎每天都有錢進出,四百塊倒也沒放在心上,但是談天家就不一樣了。
談衛民為這筆錢唉聲嘆氣了好幾天,談天若是上鄉中學,通讀的話學費只需要一百多,上了二中,就要多出一半都不止。
雖然以前父子倆吵架的時候,說過不給談天讀書,但到底是氣話,這筆錢不能不出啊。談天考上了二中,村裡鄉鄰見了談衛民,都會停下來遞支煙誇上兩句。談衛民幾時受過這種待遇,頗有點受寵若驚,過了數天,慢慢也就想通了,得,花錢買點面子吧。
燠熱的夏天過去之後,就是燥熱煩悶的秋老虎。陳贊和談天各自打點了自己的被褥行李,裝了兩身換洗衣裳,提了個裝著口杯飯盒的桶子,上學去了。
二中的初中部算是附屬於高中的,每一年只招收一百二十名初一新生,分兩個班。陳贊和談天都懷著緊張的心情,在公告欄張貼的大紅榜上搜自己的名字,兩個人都不願意和對方分在不同的班。
幸而陳贊在三十九班的前端找到自己的名字時,談天已經在同一張紙的下方找到了自己的名字。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