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不傻了!(第1/2 頁)
在杜蘭的印象裡,杜娟這個小妹腦子的確是有些問題的。
因為當年她還沒有嫁出去的時候,下面的弟弟妹妹基本都是她在打理。
幾個月大的時候她就發現杜娟這個小妹有點不對勁。
她不怎麼哭,也不咋愛笑,跟弟弟和二妹有些不同。
杜蘭是杜家最大的孩子。
農村裡面,平時大人要幹農活比較忙,一般都是大小孩帶小小孩。
所以杜蘭能分辨出來。
到了後面,杜娟一天天長大,果然跟杜蘭想的一樣,小妹認人指物都有些慢,走路倒是沒什麼問題,但她說話很晚,快三歲了才開口叫人。
之後到了上學的年紀,這人更是笨,全班倒數第一。
這般上了兩年多家裡就不給她上了,浪費錢。
杜蘭覺得也是,反正都學不會,不如多做點農活,早點兒洗衣做飯,學會怎麼過日子,到時嫁人了好歹不會被夫家嫌棄。
就像她一樣,她也沒讀幾年書,字都認不全,不過已經看人家了,對方見她手腳麻利勤快,很快就定下來了。
於是杜蘭就天天將小妹帶在身邊,教她做飯洗衣什麼的。
可是小妹太笨了,她記不住事,別人一看就會的東西她得學好幾遍,家裡人見她笨又三天兩頭地打罵,使得她的性子比自己還弱,幹活兒就更慢了。
因為害怕出錯,做事前都有些不敢動手。
那時候杜蘭還挺愁的,想著自己在還能幫一把,自己要是嫁了,小妹這麼笨,在家裡還不得被別的弟妹給欺負死。
所以到了她結婚的那天,杜蘭專程用這些年來攢下的私房錢給二妹買了一個漂亮的髮夾,希望自己嫁出去後她可以照顧一下小妹。
那會兒二妹杜荷拿著髮夾開心地答應了,只是後面根本不存在照顧什麼的。
杜蘭每次回孃家都能看到小妹被欺負,身上有時還會帶傷。
可是這個時候杜蘭也管不了那麼多了,結婚三年她都沒能生出一兒半女,再能幹又怎麼樣,夫家已經打算跟她離婚了。
也不是離婚,是準備將她趕出去了。
那個年代,很多人結婚就辦了酒席,根本沒領證,所謂的離婚,就夫家將她趕出來而已。
那天,杜蘭拎著一個小包袱再次回到家,就見到母親擰著小妹的耳朵在罵。
她想上去勸勸,可一想自己現在都這個樣子,又不想去折騰了。
後面,杜蘭又被家裡安排嫁給了一個帶倆男孩的鰥夫。
當時身邊的人就說,反正她又生不出孩子,嫁過去給別人養孩子,也算有個依靠吧,死了有人埋骨。
杜蘭也不知道,家裡讓嫁就嫁吧,無所謂了。
所以她很快又離開了。
二婚,證不領,酒也不用辦了,夫家給了彩禮,她就收拾東西跟過去了。
只是沒料到了的是,結婚第二年,杜蘭居然懷上了,還生了個女兒。
還好是女兒不是兒子,不然得放進尿桶裡溺死。
夫家當初就說過,娶她是專門為了照顧男人跟兩個孩子的。
這樣的情況下杜蘭跟女兒在家裡過的啥日子可想而知。
她的性子越發沉悶,啥也不想管,只想這麼默默地活著,將女兒養大。
杜蘭就這麼成了一個提線的木偶,家裡叫她幹啥她就幹啥,孃家叫她幹啥她也幹啥。
所以,這次向山花將她叫過去,讓她來找杜娟,來探這邊的情況,她也來了。
人是來了,最開始她去的還是商家巷子那邊。
只是她不知道商傢俱體在哪個院,又不敢找人打聽,在那邊來來回回走了幾圈,又拉著女兒來這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