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2 頁)
要是他們當初還未入朝之際,聽到去朝中做官還有此等福利,肯定也會眼巴巴「為瓷賣身」。
不過好在,他們現在已經在朝中為管,並且官職還靠前,官員福利少誰也不會少他們的。
三公心裡喜滋滋的揣著瓷器回了家,不需要過多的造勢,只需要三公把兵、法、儒三家的好友邀請來家裡面看一看,有關於瓷器的訊息就一傳十,十傳百的流傳了出去。
自從在三公家裡面欣賞過精美的瓷器以後,不少人看著自己手中的陶器突然就覺得不香了。
他們動手摸過瓷器,瓷器的表面是那麼的光滑,手感冰涼,紋理緊密,再一對比,陶器突然一下子變得太粗糙。
這叫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這天,一位同修兵家,公孫太尉的好友上門,一眼就看到了公孫太尉擺放在屋內正中央的瓷器。
瓷器之美,哪怕看過了數次也依舊讓他感到頭暈目眩。
一時失神,那名兵家出身的人下意識的把公孫太尉的瓷器給攬在了自己懷裡。
等回過神來,他突然覺得這樣好像也不錯,就跟公孫太尉打商量道,「反正你這大老粗品鑑能力也不怎麼樣,借給我帶回家看幾天怎麼樣?」
公孫太尉的唾沫星子差點噴到他的臉上,道,「都是兵家的,你埋淘誰呢,讓你帶回家它肯定就回不來了。」
「那這樣,我前段時間剛巧得了一件青銅器,你不是最喜歡青銅器麼,我用它來跟你換這個瓷器如何?」友人打著商量道。
公孫太尉道,「沒門,青銅器是美,但是和瓷器沒法比,你不知道,瓷器的數量註定不會太多。」起碼,在秦四世的私庫被填滿之前,作為聚寶盆的瓷器和玻璃不會在民間流通起來。
這樣一來,瓷器就越加顯得珍貴非常。
友人又道,「別人不行,不代表你不行,你好歹也是帝王老丈人,帝王難道還能捨不得一件瓷器給你。」
如果瓷器在別人手中還好說,不管是什麼,總會有辦法得到手,可那是帝王啊,他們有的帝王會更有,他們沒有的帝王也會有,這樣一來,如果想從帝王那裡求得一件瓷器,幾乎難於登天。
可三公這裡就不一樣了,首先,三公這邊比四世好對付,其次,他們和三公好歹有私交。
「那你還是先放棄吧,我可不敢仗著自己的身份去向陛下一而再,再而三的討要,你也知道,我要是把瓷器給你了,開了這個頭,對別人那邊又該怎麼交代?」畢竟,誰還沒兩三個好友,頭一旦開了,就難收了。
友人砸吧了一下嘴,知道也是這個理,可心裡就是捨不得精美的瓷器,總想抱回自己家去,「那你說,如果我去陛下那裡求一件瓷器回去,機會大不大?」
「這,陛下倒是提起過瓷器會賞給朝中有功之臣,只是,你對秦朝有貢獻麼?」公孫太尉擠兌友人道。
雖然同為兵家,可也有入朝和不入朝之分的。
起碼公孫太尉這個好友就沒有在朝中做官。
友人驚呆了,「就只有朝中做官這一個方法麼?」
他和公孫太尉同齡,難不成還要從底層一步步的做起?
「陛下還會公開拍賣一些瓷器,只是那價格,相比起來還是你去做官還是更有機會一些。」
公孫太尉這裡遇到的問題,右相和左相同樣也有,最近幾天,右相和左相家的門檻差點被法家和儒家的人踏破,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人前來他們家中欣賞瓷器。
求贈的,互換的,更是數不勝數。
其中左相身上的擔子比較輕鬆一些,畢竟儒家人一向在朝中做官的就不少,在知道四世會獎賞瓷器給官員們有不少覺得自己勝券在握。
相比起只被女子關注的【玉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