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第1/2 頁)
偏偏是今年。
偏偏如此局勢不明。
程知遠呀程知遠,你倒是一死了之,卻害苦了自己兒子,這樣好的兒子,你程知遠不稀罕,別人卻是很羨慕的。
李知縣在縣衙裡長籲短嘆,不知如何是好。
朝廷若判定程知遠有罪,他卻點了程卿當縣案首,上面會怎麼看他?
可不點程卿當案首又對不起自己良心。
唉,真真愁人!
李知縣的糾結不少人都能猜出來,比如程五老爺,比如程氏二房。
程卿一連四場都考了頭名,朱老夫人十分不痛快,私下裡罵了好多聲小孽畜,還對周嬤嬤抱怨:「也不知朝廷是怎麼想的,案子過了這麼久還不判!」
早早下判決文書,程卿那小孽畜也就死了科考的心嘛。
周嬤嬤知道老夫人心思,這是不樂意看見程卿考得比程珪少爺好。
珪少爺十五歲就中了秀才,是老夫人的驕傲。
可再讓程卿往下考,豈不是十四歲就要中秀才啦?
就算最後功名會被革除,表現出來的天賦到底比珪少爺優秀,珪少爺當年縣試也沒有做到場場頭名——別人把珪少爺比下去還沒什麼,唯獨不能是程卿,這是老夫人的心病!
周嬤嬤也不想程卿有出息。
程卿每前進一步,周嬤嬤就會心虛,就怕程卿知道了當初找人作弊一事是周嬤嬤兒子出面做的。
心虛久了,那點憐憫就變成了冷酷,周嬤嬤甚至主動給朱老夫人出主意:
「老奴覺得,李知縣和俞知府他們也不想看見程卿拿縣案首,程卿若再考個頭名,李大人想不點他當案首都不行,除非有人幫幫李知縣,不叫程卿去參加縣試第五場,李知縣就有了藉口……老夫人,老奴就是隨便說說,還要您拿主意。」
朱老夫人心中一動。
不讓程卿參考縣試最後一場?
這倒是不難。
只需製造點意外。
若說往日朱老夫人還怕被程五老爺抓住把柄責難,程知緒回鄉探親顯然給了朱老夫人極大的底氣,有兒子撐腰,朱老夫人不怕五房的老匹夫作妖。
老匹夫也是仗著在京城當官的六老爺。
六老爺是二品大員不假,遠水救不了近火,如今留在南儀縣的族人,還數知緒的官兒大。
朱老夫人緩緩點頭:
「這事兒你若再出岔子,我身邊是不能留你了。我本想任由那一家子自生自滅,但那小孽畜不該妄圖壓住珪哥一頭!」
主僕二人屏退了其他下人秘議,卻不料窗邊站著一個少年,將一切都聽在耳中。
整個二房,唯有程珪進出正院是不需要通報的。
程珪面白如紙。
早知祖母不喜歡程卿。
整個二房都沒人喜歡程卿。
誰叫程卿扶靈回鄉時那一番做派把二房架到了火上烤。
很長一段時間裡,二房的人都是縣裡議論的物件。
大家都說程知遠貪墨是不忠不義,可二房對程卿一家孤兒寡母同樣是不慈。在書院,程珪也因為有一個貪墨災銀的大伯,受了不少非議。
他不喜程卿,理由絕對站得住腳!
可他默許俞三教訓程卿,卻沒想過阻斷程卿的前程。隨著程卿學業上的進步,程珪甚至渴望著和程卿在科考上一決高下,程知緒說程卿不配做他對手,程珪有過一段時間的迷茫。
迷茫過後,他重新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不管他以後會遇到多厲害的對手,如今程卿的確有實力和他較量,他不該忽略程卿。
如果程知遠一定會獲罪,程珪甚至希望朝廷的判決來的晚一些,好叫他看看程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