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 章 皮癢癢(捉)(第1/6 頁)
四月中旬,豐州縣來了進士觀光團。
取中狀元的顧慎行,攜帶夫郎和數個同年進士,來豐州縣玩。
有舉人觀光團在前宣傳,吸引來的進士們都想下鄉看看。
看看肥料使用情況;看看“作坊”擴大,從家庭式工廠轉為面向百姓的招工後,給百姓們帶來的影響;還想看看“採購”和“訂單外放”的操作模式。
取中進士的人,會直接任命官職。
排名靠前的,能留任京官。像狀元、榜眼、探花,都是去翰林院做修撰、編修。其他排名靠前的,能選館,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其他的進士們,或是填充六部,或是去地方任職。
今次來豐州縣的進士們,什麼情況都有。
顧慎行有文采有家世,也不端著架子。如此年輕,取中狀元,他要攢局,又與地方發展有關係。探親假有空閒的人,都答應來。
他也會來事,來都來了,禮物少不了。
聽說謝星珩已經有了兩個孩子,他跟他夫郎都給小寶寶準備了見面禮。
又要去家裡拜訪,給長輩們帶了茶酒。
同輩之間,給江知與帶了兩匹錦緞,給謝星珩帶了兩箱子書。
這份禮著實厚重,不知道的還以為謝星珩是狀元郎,顧慎行來攀交情的。
顧慎行跟謝星珩相處時日短,在京中那一陣頗為聊得來,現在重新聯絡上,他朋友還幫他加盟了糖果屋,關係就更加緊密。
他這次過來,不跟謝星珩玩虛的,就是想要些能利民的東西,他也想做一番事業。
觀光團人多,這些進士只等上任,謝星珩招待謹慎,依然喊來了朱聿和許行之,另外又給孫知縣遞帖子,看孫知縣那邊有沒有人脈需求,也來給他們說說發展中的豐州縣。
對其他人是客氣謹慎居多,對顧慎行,謝星珩就真誠些。
“你這幾年在翰林院,要說閒也能很閒,要說忙,你幾年時間都不一定搞得完。”謝星珩起了個頭。
顧慎行聰明,立即知道他的意思。
他聽朋友說過,豐州縣有掃盲班,全民向,有空就能來。
還會評優,從“學生”裡選拔“老師”。識得一個字,就教別人一個字。學生免費入學,但選上老師,還能有兼職的工錢。
百姓識字難,掃盲對他們的誘惑很大,也不拘身份地位,宵禁之前,有空都能去。
又能學字、學算數,又能掙錢。他們動力很大。
顧慎行自己是讀書人,就更加明白掃盲的意義所在。
他出身世家,也就比常人更懂得,為什麼紙價能降下去,各種價位普及,滿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而書價卻降不下去。
真能推廣普及教育,像他這種世家就會有“危機感”。
但這件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謝星珩跟他說:“教育很難,你可以試著做,而且不止是掃盲,很多科普性
質的東西,都能做。比方說百科全書、生活技巧之類的。”
顧慎行是在翰林院任修撰,忙與閒都在於他是不是坐的冷板凳。而做事業,則要看他願不願意為此付出時間和精力。
掃盲不僅是識字,也能將簡單的東西推廣開來。
教百姓一些簡單實用的生活技巧,讓他們獲得其他的資訊,更好的過日子。
顧慎行讓謝星珩舉個例子。
謝星珩說:“很多百姓出來買東西,都自帶一杆秤,為什麼?因為知道商家會作假。普通百姓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銀子,但他們對銀子的成色一清二楚,為什麼?因為他們上當吃過虧,好好的銀子,分量不變,轉手之間就跌了價。”
可以教他們怎樣分辨日常生活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