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 章 進京趕考(第1/7 頁)
趕在新年前,宋原從津口縣歸來,帶回的年禮和信件按照名帖送完,最後到宋家。
宋原帶回家一個好訊息,機會比他想象中來得早,他暫時會在南地的糖廠當差。
今年時日尚短,人員還沒管理到位,來年要再待一陣。然後負責果糖的運輸。
運輸路線,是一路南下,直至邊關。
宋威跟孟秋都久久無言。
這是他們最不希望的機會之一,要拿命賭。
宋原說:“我們自家立起來了,跟誰家來往都有底氣。”
談交情,總有委屈的時候。到時再深的感情,也會消耗乾淨。
另外,他這出身,以幹實事來說,這是最好的出路了。
宋威沒什麼好說的,看徐誠給他們捎帶的年禮,知道徐誠還記掛著從前的情誼,老懷甚慰。
“果然還是要多做好事。”
與人為善,才有今天。
徐家也收到了年禮和家書,他們看徐誠又沒回家,原是不爽,心裡難受,拆開信件,看徐誠說懷孩子了,二月份就要生了,又都高興起來。
懷了孩子,不宜奔波,這都要臨盆了,是該好好養著。
江知與也收到了信件,跟宋明暉說過後,兩人看天氣好,就帶著兩個孩子到徐家來坐坐。
跟穆綵鳳說說話,聊聊天,把喜氣放大一些,也好放心,少些憂悶。
謝星珩則在學習之餘,拆開了林庚的回信。
因徐誠懷孕,林庚緊著徐誠的身子來,人手抽調不開,今年暫時先這樣,來年開春,珍珠養殖和玻璃燒製,都會同期找場地蓋作坊。
津口縣的新城區計劃,林庚推遲。要讓津口縣先發展,以五年為一階段,先過五年再說,讓百姓們先把日子過好,再考慮做出改變,朝下一階段邁進。
在一階段發展期間,他會安排人配合江家的果醬廠,完成謝星珩最初對百姓們的承諾。
要做官的人,最忌諱失信於民。果醬廠低價買果子,是有做出修路承諾的。這也是當地發展必須要做到的事。
林庚會出人,也會根據琉璃和珍珠所產的收益,進行調配,把這件事辦了。
這五年,也是整個南地經濟的生長期。
他們才剛剛找到生機,更遠的地方還受困於路途,這些都不急。
發展是好事,但要以民生為主。不能吊著百姓,讓他們吃力的去追。要給他們時間成長,自然趕上發展的佇列。
這方面,也是多方考慮。
新皇暫未發難,林庚相對被動。他若起兵,就是亂臣賊子,是讓天下百姓受刀兵之苦的罪人。
以他個人而言,很多東西都能容忍。
再者,皮甲武器還在製作當中。
鐵礦有限,跟著挖礦煉製,跟著在尋找新的鐵礦。皮料也有周期。
兵器之外,還有糧草。糧食增產是這兩年的事,儲備也以五年為一階段,先
飽百姓,再囤軍糧。
林庚這一封信寫得很長,推心置腹的跟謝星珩說明現在的局勢與勢力情況。
他要給已經“押寶”的謝星珩說明一些事情,他不會為了掌權去搞事情。
謝星珩舉薦的事,他同意。
黃家要把布料生意做到南地,他能給方便。
白家要在津口縣做一個地標建築,他能保證,津口縣的新縣城重建,會從白家抽調主力人手。
至於珍珠和琉璃的供給問題,也能答應。
這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橫豎都要找人,都要再招商引資,給誰不是誰?
信件最後,林庚寫到: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謝星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