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江老三初次上線(第1/6 頁)
貢院門前不可喧譁,開門這個時間段,又能小小熱鬧一下。
有人甚至會放鞭炮迎接考生,考棚距離大門遠,普通人聲匯聚,只有一丁點兒嘈雜,鞭炮才是重量級。
這也會影響考生的心態,會因其他人的離場,對比目前答卷進度,變得慌張。
不論是哪種形式的迎考生,大家都沒有見過原地演上的人。
京都百姓都給看愣了。
把這批出場的書生迎完,很多人圍過來看“神童”。
江致微自知逃不掉,他也沒個遮臉的物件,只好乾巴巴笑道:“我七歲去考童生,沒有考上……”
下面聽著的人,發出和善的笑意。
七歲能考上童生的人,千里挑一。
有托兒,場子沒尬在這裡。
二十個漢子,輪流問話。
問謝星珩是誰,又是哪裡的考生。
這個問題改得很妙。
哪裡的考生,比籍貫、現居地更精煉,也更自然。
他是楓江縣的考生,現在易籍,從豐州縣來京都應試。若問為何,那就有很多話說了。
採訪得有梗,這樣才能勾住人。
自古狗血得人心,謝星珩自曝:“我是入贅到了豐州縣,所以從豐州來考試。”
贅婿常見,書生入贅少見。
大庭廣眾之下,還是在貢院門口,直接把自己贅婿的身份講出來的,就他一個。
謝星珩釣他們聽,實際根本就不說他入贅的二三事,聽了下個問題,就介紹起他的故鄉。
“我的故鄉楓江縣,別名水鄉,縣內土地是一山六水三分地,在楓江,農戶是漁耕都有,像我家,就是漁耕之家。”
所以呢?
這跟他是不是贅婿有什麼關係?
考試壓力大,人考瘋了,在說胡話?
圍觀的人正好奇,下一個問題又來了。
家鄉有什麼特產。
這可多了。
水鄉以水為主,淡水養殖業自然發展,魚蟹都有,外地許多難以捕捉的魚種,在楓江縣都有養殖,所以貴人、富商從不缺吃。
就著水,養一群鴨。鴨貨也是一絕,鹹鴨蛋更是當地仙品。家家戶戶都有的老手藝,醃製出來的鹹鴨蛋色紅油多,翻沙綿密,鹹淡適中,下飯佳品。
水多的地方,怎能沒有荷塘?
千畝荷塘的景觀,很能吸引文人墨客。
詠荷者眾多,這是夏日盛景。
他們看一池荷花都能吟詩作賦,親眼見到千畝荷塘,泛舟湖上,攜伴帶酒,豈不美哉?
荷塘有蓮子、蓮藕,這也是當地土特產。
有的人著急,打斷了採訪流程,人群中超大聲問:“說這些做什麼啊?說說你入贅的事啊!”
謝星珩笑容不改:“別急啊,這就說。我的故鄉今年遭災了,成了名副其實的水鄉,我是逃難到豐州縣的——”
卡點。
有了入贅的前提,又轉了話鋒,留他們腦補,他打起小廣告。
他把考籃交給硬著頭皮站他旁邊的江致微,四處拱手道:“我的故鄉正在建設中,它很美麗,千畝荷塘的盛景,各位同年若有興趣,可去一觀。鹹鴨蛋也是真的很絕,大家要是有購買需求,可以認準楓江的商號,助力我的故鄉早日恢復,幫百姓們重新安居樂業!感謝大家聽我囉嗦!”
這段話把人都給聽愣了。
原來他不是考試考瘋了,也不是當贅婿受苦了,他就是來給故鄉做宣傳的。
謝星珩適時下臺階。
離開這裡,得經過人群,人群自然讓開一條小路。
他走在裡邊,笑容還掛在臉上,沒有在數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