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1/5 頁)
“都督問我,為何這次武昌舉義能夠天下響應,說到底是滿清自己犯的錯!平心而論,自打庚子國變之後,滿清朝野上下均以為舊法不能救國,必須實行新政!新政實行十年以來,大辦實業,訓練新軍,推行西洋法律,不禁報館輿論監督···十年過後成效顯著,歲入由八千萬兩劇增至三億兩有餘,國庫豐盈,每年還了庚子賠款之後各省藩庫皆有結餘,窮省府庫存銀百萬,富裕省份存銀千萬也不足為奇!百姓雖然受益不多,但是日子也比十年前要好過一些!
十年之前,除了御史清流之外,哪個平頭百姓敢品評滿洲親貴?可是去年的時候,北京資政院的議員,竟然將攝政王載灃傳喚過去,劈頭蓋臉就是一通臭罵!以載灃的權勢和地位,竟然也只能忍氣吞聲···這十年,可以說中華大地已經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了,但是,為什麼民心依然思亂呢?”顧維鈞長篇大論,侃侃而談。
柴東亮聽的新鮮,有些事情是他都不瞭解的,他沒想到,清末這十年,政治空氣竟然如此的輕鬆,資政院竟然可以面斥攝政王?這樣的事情,從辛亥革命之後一百年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這一百年,中國到底是在進步還是退步了?柴東亮瞭解的越多,感覺也更加的困惑。
這些問題,不是一時半會能想通的,柴東亮客氣的問道:“先生繼續,我洗耳恭聽!”
顧維鈞接著道:“大清朝廷最大的錯處,就是失信於民!御民之道,要麼是愚民到底,壓根就不給老百姓念想,要麼是開啟民智,君主垂拱而坐,放權於民!大清考察西洋各國憲政,鬧的沸沸揚揚!日本甲午一戰勝大清,再戰勝俄國,天下人皆以為是立憲之神效!五大臣出洋考察之際,天下人無不歡欣鼓舞,以為中國富強可期,革命黨刺殺五大臣之舉,看似勇武實則是對革命前途心灰意冷的表現!五大臣回國之後,對報界言說西洋之所以強盛,皆是立憲的功勞,國人深以為然,上至機樞臺閣下至升斗小民都在談論立憲的好處!各省訾議局更是對立憲報以熱望,但是大清吊足了國人的胃口,卻遲遲不肯落到實處,弄什麼十五年預備立憲不說,最後還搞出一個非驢非馬的皇族內閣···張香帥去世之時,犬馬戀主之情猶在,囑咐攝政王要早行憲政,而載灃卻大言不慚的道‘無妨,有兵在’!天下人失望之極,最終這大清花了無數民脂民膏弄起的新軍,竟然成了顛覆滿清的急先鋒,不曉得此刻載灃要是想起張香帥臨終之言,會作何感想?”
顧維鈞一通長篇大論,柴東亮似乎摸到了點頭緒,但是思路又不能完全理清。
高銘有些不耐煩:“先生說了這麼許多,和煥公的案子有什麼關聯?”
顧維鈞笑道:“老夫子安坐,請聽我言!新政十年,民智初開!開明之士都認為只有憲政和法治兩途並行,才能真正的富國強兵!維護法治的尊嚴,這是最得士人之心的明智之舉!如果都督可以公開審理此案,不論是否能夠追查出兇手,不論是否可以替陶煥卿討個公道,都督都是贏家!”
高銘眼睛放光,一拍桌子道:“妙,妙不可言!誠如少川所言,這個案子如果依照法律程式公開審理,都督維護法治尊嚴的美名就傳播開了!憲政、法治,天下士人最看重的就是這兩樁!”
柴東亮沉吟不語,如果在法**公審,很有可能因為證據不足放過真正的罪犯,無法替陶成章討回公道,還有一種可能是萬一公審期間,案子牽涉到了孫文,那就更加棘手了。
維繫南方各省的紐帶,只有孫文的個人魅力,一旦他的名聲受損,很可能就會分崩離析,後果不堪設想啊!
但是,抓住嫌疑犯然後公審可以給柴東亮個人帶來巨大的聲望,在這個人們對憲政、法治望眼欲穿的時代,維護法治帶來的聲望是一種極為厲害的武器!
柴東亮心裡天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