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第1/2 頁)
說起他心愛的姑娘,賀成淵身上的氣息彷彿都放鬆了下來,他輕笑了一下:「姑母說差了,我這個媳婦笨得很,她只會吃,不會做的。」
溧陽長公主一時也笑了:「你倒是懂得心疼人家,連這點事情都不捨得她做,哪裡需要她親自動手呢,借個由頭罷了,博個賢惠的名聲,有什麼不好,且聽姑母的話,再沒有錯處的。」
——————————
五月初五,端午佳期,風和日麗,肅安帝設宴於興慶宮中。
其時,三千金吾衛兵立於階下,著金甲、持儀仗。百匹大象和駿馬裝飾著華麗的披飾從興慶宮外繞行而過。太常寺令人設樂于丹墀下,鍾罄簫鼓齊奏,宮人於殿前做飛天舞,衣袂飄飄,若遊龍驚鴻。一派祥和景緻。
肅安帝高居於龍椅之上,面色和藹。
皇族宗親與宮中諸人一起舉杯:「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肅安帝笑而飲下。
美酒佳餚如流水一般端了上來,悠揚的樂聲從殿外傳來,宮門外,除了歌舞,還有耍雜的把戲在演著,眾人歡笑晏晏。
沒有人記得不久前魏王剛剛死去,大家彷彿已經把他忘記了,除了他的母親。
馮皇后在袖子中把自己的手心掐出血來,旁邊心腹的宮人默默地遞上了一方帕子,馮皇后無聲地擦乾了手,轉眼又在臉上堆起了笑容。
她從宮人手中拿過了一方食盒,雙手呈給肅安帝。
「陛下,這是臣妾親手做的粽子,有燕窩甜口的、也有珍鮑鹹口的,皇上嘗嘗臣妾的手藝。」
肅安帝笑著接過了,順手就交給了身邊的太監,馮皇后一雙玉手保養得細膩精緻,她自是不會廚藝,那粽子大約是身邊的宮人代勞的,但她的心意,肅安帝還是受用的,當下溫言贊了兩句。
這時候,溧陽長公主笑著道:「我知道今天太子也做了粽子要孝敬皇上的,皇后和太子倒是想到一塊兒去了,可見一家人的心意都是一樣的。」
這個硬邦邦的兒子居然會想到盡孝,那是難得的,肅安帝的目光望了過來。
賀成淵面上波瀾不動,仍是冷靜自持的神情,他也命張熹呈上了一方食盒。
「兒臣照著當年的舊口味,做了青梅粽子,敬呈父皇。」
聽了賀成淵的言語,肅安帝居然怔了一下。
在場的眾人,除了幾個年幼的公主和皇子外,都記起了這個青梅粽子的由來,場中出現了一瞬間的凝滯。
還是馮皇后笑道:「這是好東西,說起來,幾年沒有吃到了,皇上大約也是想念這個味道的,還是太子體貼。」
馮皇后這麼一出聲,底下眾人又開始三三兩兩地附和,趁機對皇帝和太子恭維了一番。
肅安帝彷彿驚醒了一般,微微地嘆息了一下:「是,太子懂朕。」
溧陽長公主察言觀色,這時候心中大定,坐在下首,笑吟吟地道:「太子殿下這回是花了心思給皇上做這粽子,可見要成家的人,和原來就是不一樣,做事情也周全多了。」
蘭臺郡主坐在溧陽長公主的身邊,帶著天真無辜的神情,道:「皇帝舅舅,您給太子表哥選定的方家妹妹,那可是再賢良不過的姑娘,她親手去香雪林中摘了梅子、做了果醬,連這粽子都是她和太子表哥一起包的,太子表哥日後有了賢內助,內外張弛有度,皇帝舅舅也能放心不少。
肅安帝一時沒反應出「方家妹妹」是何許人,宋太監附耳過去提醒了兩句,他才記了起來,他哂然一笑,臉色淡淡的,未予置評,他還是對這個太子妃的人選不滿意,不過拗不過賀成淵罷了。
他又把心思放回面前的粽子上。那粽子小小巧巧的一個個,堆在食盒裡,綠葉紅線,每個粽子的尾梢還用紅繩墜了一個梅花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