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第1/2 頁)
通宵爆肝的吳靜香最後連九九乘法表都寫上了。
第二日,她又給師父稍去了厚厚的一杳紙。
第一次當老師的她,異常興奮,又投入了教學裝置的製作中。
木板可以代替黑板,沙盤樹枝可以代替紙筆,粉筆稍微麻煩點,得製作。
粉筆乃碳酸鈣與燒石膏加水,煉製而成。
在吳靜香愁著怎麼製作粉筆之時,接到了鄭文仲的信件,讓她立即前往的桂南城。
第52章
閨女一個人獨自府城,吳大城不放心,又親自駕著馬車護送閨女去府城。
他們天微亮,漏出一絲泛白的魚肚,便啟程了,同行的還有吳大牛跟班。
「大牛,外邊露水厚重,小心著涼,你還是進馬車裡邊歇息。」
「叔,我壯實著!」
吳大牛拍拍自己的胸膛,小臉傲嬌地道,「不會感冒的!
叔,我就想看看你怎麼駕車,以後我也要駕馬車。」
聽著外邊的講話聲,吳靜香連連打著哈欠,自己選的小跟班覺悟不錯,竟然有當司機的想法。
今早天沒亮,便被喚醒,她還沒睡夠。
自從大牛跟她程序轉了五兩銀子之後,不是沒有人候她,一起進城賺大錢的。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他們三人只好一早啟程。
到府城之時,晨光照耀大地,渡上一層金依,行人剛剛進城趕集。
他們在外邊吃了早點,才去鄭府。
鄭文仲今天沒去衙門,好像是特地等她。
書房內,十分的靜謐,鄭文仲端坐在椅子上,看著手中的書稿,片刻之後,又抬眼看著吳靜香,內心複雜,又帶著稍許的激動。
師父沒有說話,吳靜香只能恭敬地站在一旁。
「這些書都是你寫的?」
鄭文仲眼眸威懾,幾分威嚴,不似平日般溫和儒雅。
「是徒兒親筆。」
吳靜香恭敬道。
「這字軟綿綿,如毛蟲一般,除了你也沒有誰了。」
鄭文仲手舉著其中的一張三字經,「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
教五子,名俱揚。
你給我說說裡面的孟母、燕山何人?」
吳靜香心驚,她已經把《三字經》後邊涉及歷史的地方全部刪減了,結合大齊朝的歷史又稍改了一些。
沒有想到自己的師父,一下子還是能找出其中的漏洞。
「師父,這孟母還能有誰,自然是孟子的母親。
孟子之少也,嬉遊為墓間之事……」
吳靜香將那後世著名的《孟母三遷》給講了出來。
這個世界還是有四書五經,《孟子》一書還是有的。
「為師不曾看過有史記載。」
「師父,我寫這些只是教導後世,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又不是真的記載進正史。
不需要這般考據。」
吳靜香辯解幾分,「要不寫成鄭母也行,反正教育的意義都一樣,不過有些自賣自誇的意味。」
「胡鬧!」
鄭文仲呵斥,隨後又自己陷入沉思了許久,書房內又恢復了靜謐。
「這些詩也是你寫的?」
鄭文仲拿著手中的詩句淺顯易懂,又蘊含深刻道理,但是他們有著不同風格,很難相信出自一人之手,如果不是自家徒兒寫的,他有從沒在哪見過這詩句。
有種瞬間被自家徒兒比下去的危機感。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若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