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第1/2 頁)
「大牛,那個虎子做什麼生意發財的?
鄰村的人又和說法。」
閒著無聊地吳靜香,只能從大牛嘴邊吃點八卦。
「具體的也不太懂,好像是幫人押送貨物。
反正那虎子回來,穿金戴銀的,還給她娘,買了好幾副的金鐲子。
還帶回來十幾斤的細鹽,夠他們家吃一輩子的。」
吳大牛按著打聽回來的訊息說道。
「確定是十幾斤的細鹽!」
吳靜香忽然站起來,聲音有些尖銳。
「應該是!
聽說是虎子的大嫂從沒見過如此精細的,偷了一些回孃家,結果被虎子娘發現,兩人在田埂裡吵了起來,大半村子的人都聽見了。」
「大牛,你還記得我們做泡菜之時,去購買食鹽,想要一些夠十來斤,被拒絕的事情嗎?」
吳靜香內心有些波瀾,只希望沒有她想像中的糟糕。
「好像是靜香姐找鄭先生弄來文書,我們才可以每天採購好幾斤的食鹽。
那虎子怎麼買到這麼多的細鹽,難道他真的搭上貴人的路子。」
吳大牛不解。
若真是搭上貴人,送什麼不好,非要送一年也吃不完的食鹽。
食鹽後是尋常百姓輕易買得起的調味料,在這裡卻很難買得起,買一些,每次只放一點點,味道寡淡,總比沒有的好。
鹽和鐵可是大齊的經濟命脈所在,鹽自然掌控在官府的手裡,禁止民間私賣。
國有壟斷意味著價格居高,百姓又不可不食,還是有商販瞧中了其他的暴力,私自販賣。
這可是殺頭的重罪。
「大牛,你立即叫上你爹他們去追你大姐。」
吳靜香說道,她雖然看不上吳春燕,卻也不希望她犯法坐牢。
吳靜香也沒有閒著,立即書寫了一封信給師父,讓他查探,最近桂南城有沒有販賣私鹽的商販。
其中夾雜著她花了一兩銀子,從虎子她娘弄來的一小撮細鹽。
李桂芬他們兩個雖不明白其中的原理,還是去追了吳春燕夫妻倆,她也不希望自己啊女兒整天外出和一群男的混在一起。
可惜他們知道訊息的時候太遲了,去到縣城早就沒有他們的蹤跡。
到鄰居打探,別人也是不知,只是聽虎子說他們是幫貴人幹活,需要保密,需要幾個月才可以出來一次。
虎子還把他們的工錢提前付了兩個月,應該騙不了人的。
要不是吳文清這個案首的名頭壓著,他們家怕是又被別有用心的村民嘲諷,阻礙別人發財了。
鹽不可私賣,這個條例的存在,讓吳靜香不敢輕易製作醬油。
醬油也是一種調料品,和鹽一樣可以增加鹹味。
如果真的弄出來成品,方子想必也要上交國家,除非你是不想要腦袋了。
如果傳出她回製作醬油,一種可以輕微替代食鹽,有比食鹽更加有味,怕是捲入漩渦之中。
沒幾天,鄭文仲回應道,知府已經派人細查了,想必很快便有訊息,另外她送來的細鹽,經過鹽官對比,確實不是桂南城官府販賣的官鹽。
吳靜香又給鄭文仲寫了一封信,她大哥明日便又要去桂南城,準備參加文山書院的考試,希望師父能給大哥課外輔導。
在吳文清離開之際,吳靜香塞給他幾張畫紙,那是曲轅犁的設計稿,讓他連信一起交給師父。
希望看在曲轅犁的份上,大哥可以如願以償。
村長三番四次上門,話裡話外,都是訴說現在吳家村的人太苦了,讓爹爹想想有什麼辦法,讓村裡的人,袋子更鼓一些。
村長也知這是難為人,眼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