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 > 第65章 與子同袍

第65章 與子同袍(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影源世界人間異法獸語通神覺醒聖體,我帶妖族公主橫掃四洲列國大修士凡人流:參天竊道仙子很兇魔王,穿越百年的愛!驚霄長風破浪濟滄海0修個仙,泡個妞靈淵啟世:逆途破穹家族修仙從鎮族神劍開始修仙問道之初入仙途長生從靈畫師開始回舞九天萬古鎮天修真雙雄地球源起:玄幻古史穿越了,靠賣靈藥變強

“少年興則國興。”蘇劉義在心裡面默默地念叨著這句話。

聯想到自己的長子蘇景瞻被陛下調往臨高委以重任。

今日陛下又以學生之禮對待自己。

官家對蘇氏一門,不可謂不厚啊。

想到這裡,蘇劉義已經老淚縱橫,參拜道:“陛下放心,臣明白了。這瓊州的事情,臣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完成陛下的託付。”

大宋學堂、大宋皇家學堂,即將在不久的將來撐起大宋科技的進步。

“我華夏從石器時代到陶器時代再到青銅時代,又從青銅走向鐵製。這些何嘗不是科技的進步?”

趙昺似乎對著蘇劉義在說,又好似自言自語地說道。

就讓這些從未上過學堂的孩童們從認字開始吧。

文字,是一切文明的基礎。

沒有文字,哪有什麼文明?

用繩結記事?大事打一個大結,小事打一個小結?

自己都搞糊塗了。

漢字屬於表意文字,拉丁語屬於表音文字,掌握基本規則便可拼讀單詞。

漢字也是世界上唯一由本民族自己創造出來的,並且也是唯一倖存下來的表意文字。

漢字,只需要簡單的組合,就可以把事情表達清楚。

西方為什麼用表音文字,因為他們文盲太多了。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是文盲。

直到十六世紀,西方會寫字的人幾乎沒有。

歐洲在十六、十七世紀,才剛剛編纂字典呢。

還在那忙著給26個字母排順序,尚不足3000個單詞。

要是對罵,能罵到他們懷疑人生。

區區幾千個文字的地區,突然科技就開始大爆發了?

難道說科技在前面跑,文字在後面追?

……

趙昺等人剛步入學堂大門,就聽到一群七八歲的孩童唱著歌。

童聲清澈,歌聲嘹亮。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秦風·無衣)周幽王十一年,即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內訌,導致戎族入侵,攻進鎬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淪陷。

秦國靠近王畿,故遂奮起反抗。

秦人尚武好勇,這首詩歌便在此背景下產生。

這是一首反映秦國兵士間團結友愛、同仇敵愾、協作並行、準備抵禦外敵的一首戰歌。

而趙昺決定以此歌作為大宋軍歌,推廣起來。

凡是大宋學堂內,音樂課上必須學會的一首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趙昺跟著節奏一起唱了起來。

眼前彷彿看到了那金戈鐵馬、波瀾壯闊的一幕。

無數的宋軍前赴後繼,捨生忘死,義無反顧的向著蒙元大軍發起最後的衝鋒……

按照趙昺的要求,大宋學堂的教育,首先必須要進行愛國教育。

凡大宋學堂,不管哪個年級,不管是男娃還是女娃,每週都要進行愛國教育。

自華夏有文字記錄以來,每一個英雄故事,都將是一個範例。這些英雄的事蹟由學堂裡的教書先生編寫出來,在課堂上給孩子們講述華夏的榮耀。

身體好才能學習好,體育課上,充斥著孩子們嘻嘻哈哈地笑聲,天真爛漫。

(年輕真好,祝老鐵們歸來仍是少年。)

幾個班級的孩子們正在土操場上練習著跳繩,第一次接觸跳繩的孩童們甚至連一

目錄
風流探花今天也在撩我掉馬後他走上了巔峰躍馬大唐我才是宋太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