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局勢(第1/3 頁)
沈飛請來秦九韶本來是打算讓他參與設計改進宋代系和明代系的各種武器,沒有想到和黃藥師與秦九韶一說自己的一些戰車和配合火器的戰術思路,秦九韶先提出了對於戰車的改造意見,給了沈飛很大的啟發。
明代首先建立車步騎營作戰的是俞大猷,譚綸曾奏議中承認“能盡車戰之法,實惟俞大猷一人,即臣與戚繼光皆自以為不及”,俞大猷得知要在北方建立車步騎營,也蒐集了歷代戰車樣式,按自己的經驗修改,讓工匠製作成小模型送給譚綸作參考。
俞大猷在大同建立車步騎營取得戰果以後,後來也在京營建立車步騎營,和戚繼光相同的是,兩人都主張戰車和火器同用,以戰車阻擋騎兵,以火器殺傷敵軍,攻守兼備。不同的是俞大猷製作的戰車是正廂車,車廂在正面,利於進攻。而戚繼光製造的戰車是偏廂車,車廂在側面,利於防守。火器輪番洗地加近戰鴛鴦陣肉搏擊潰敵軍以後,騎兵出動追擊殲敵。
沈飛是打算採用戚繼光的編制和戰術,卻也和秦九韶提了一下正廂車的作用,商量是不是也建立了一個正廂車營輔助作戰。秦九韶經過思考卻提出可以改造戰車,車廂檔板改成可以活動,加一個轉軸就可以,按作戰需要,隨時轉變車廂檔板的位置,防守時檔板在側面就是偏廂車,需要進攻時把車廂檔板轉移到正面就是正廂車。就像房間開門和關門一樣,關門時門在正面,開門時就到了側面,沈飛一拍腦袋,這麼簡單的設計之前居然沒有想到,趕緊下令改建。又和秦九韶商量了一下,為了利於進攻,增加機動力,增加了一個車輪,成了三輪車式,方便戰車行進和轉彎。
那支仿“潑喜軍”的機動速射投石機部隊,經過和秦九韶黃藥師及一群工匠商量和反覆實驗,取消了配重,採用了希臘式的扭力彈簧發射,也設計成浮臂式減小體積,重量不到五十斤,裝卸方便,也就取消了駱駝,一個人就能抬著走。三個人操作一臺,兩人絞盤,一人裝彈點火發射。發射的鐵殼火球射程一百步,這個射程還不如騎兵營裝備的虎蹲炮,作戰時當然也是佈置在車城中用作野戰,也和虎蹲炮一樣騎兵下馬操作使用。
沈飛現在勢力已成,辦事也就少了一些顧忌。除了四川的井鹽生意,已經開始聯絡山東的楊妙真,實行在第一個世界就幹過的煮鹽,還是技術入股和楊妙真瓜分利潤。即便被蒙古人學會技術也不怕,沈飛提供的技術只是比市面上的鹽稍好一些,且不說北方沒有幾個靠海可以煮鹽的地方,即便效仿,只需要用氯化納飽和溶液多衝洗幾遍晶體就能獲得數量和質量都更多的鹽,叮囑楊妙真採取飢餓營銷策略,控制出貨量保證利潤,萬一被別人學去了技術再稍微提高一些產量和質量。賺取的利潤陸續購買了陝西、甘肅地區的河曲馬逐漸運回襄樊戰區。除了經商,沈飛也透過楊妙真這條線蒐集蒙古方面的情報。
武林中人,書院和葵花衛以外,沈飛倚重最多的就是黃藥師,也用交換桃花島武功的名義把全本《九陰真經》給了黃藥師,不僅商量武器的研發,還把一些軍事戰術思想和黃藥師交流,使黃藥師成為一個重要的作戰參謀,沈飛的計劃是黃藥師必須具備取代自己指揮全軍的能力,耶律齊和沈飛的幾個親傳弟子也都是軍事上重點培養的人才。
原因是新修版透過梅超風的回憶寫了黃藥師的身世和反宋思想,黃藥師祖上是宋朝開國公侯,在五絕中家世僅次於南帝。祖父是宋高宗年間的御史,因為多次上書並且掀起民間輿論營救岳飛被高宗和秦檜殺害,家屬流放雲南,“他從小就讀了很多書,又練成了武功,從小就詛罵皇帝,說要推倒宋朝,立心要殺了皇帝與當朝大臣為嶽爺爺跟太師祖報仇”,是政治上和軍事上最可靠的盟友。
歐陽鋒出身西域,和南宋更沒有關係,他雖然已經是孤家寡人,但是專門培育毒物和生化武器,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