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第1/2 頁)
他心裡正這樣想時,還沒動手,康熙就將那一摞功課全都拿了過去,胤禔心裡猛地提了一口氣,罷了,是福是禍,也就是這一遭了!
康熙低頭翻閱胤禔的功課,拿了硃筆不時圈劃,心裡倒也在點頭,胤禔雖然忙著搶功勞,但這功課委實沒有敷衍了事,這些字都是寫得極好的,康熙瞧著大兒子的字好,比他走時進步了不少,這惡劣的心情也稍稍變得好了一些。
哪知他的手再一翻時,卻從紙張之中掉出兩本冊子來,他眯眼,拿起來翻了幾頁,看清字跡頓時勃然大怒,將手裡的功課怒摜到地上,瞪著胤禔吼道:「你就這麼等不及要朕論功行賞嗎!你才做了這麼一點事情,你就想要朕賞你!?」
「朕叫你去拿功課來,你看看!你看看你自己拿來的是什麼!」
胤禔看見那冊子掉出來,又看見康熙拿著冊子看後面色一沉,便心知不好,哪知康熙開口就對他怒吼,簡直把胤禔嚇呆了。
他什麼都顧不上想,眼淚瞬間逼到了眼眶裡也不敢哭,連忙跪下來認錯:「皇阿瑪息怒!兒子、都是兒子的錯!兒子想著皇阿瑪回宮後,肯定要問宮中捐銀事的,兒子怕自己說不清楚,就想拿了這冊子來給皇阿瑪看!兒子絕不敢奢求皇阿瑪的賞,兒子只是希望百姓們能夠過得好,只要災民們得到安置,兒子不圖那些虛名的!」
胤禔一時口不擇言,緊張錯亂之間,直接就把胤礽說過的話拿來用了,他是不知道這話是胤礽早在康熙跟前說過的,胤礽也沒跟他說過這樣的話,他更不知道自己是拾人牙慧,他現在已經沒有能力思考別的,只以為自己這樣說了之後,康熙能夠稍稍平息怒氣。
他也不敢說自己是無心冤枉的,那冊子本就是他自己放進去的,都怪他自己心太急了些。
康熙在聽胤禔這話後,反而更加生氣,在他看來,胤禔不止搶了胤礽的主意,竟然連胤礽的話都要拿過來一用,實在是可惡!
他厲聲質問胤禔:「你不圖虛名,那為何要把太子提出來的主意攬過來自己做?在朕跟前,你還一句實話都沒有!你處心積慮的將這冊子放在功課裡,不就是盼著朕能看到這冊子,然後對你大加讚賞,然後順著你的心意論功行賞嗎?」
胤禔的作為讓康熙十分惱怒,他繼續斥責胤禔:「太子有心想為百姓做事,你竟只顧著自己的私心!你欺太子仁善,搶了他的主意,還想要搶了他的功勞,你以為朕能由著你糊弄,不知道去調查事情真相的嗎?胤禔,朕真是沒想到你竟這樣愚頑卑劣,竟如此欺辱自己的弟弟,朕往日真是錯看你了!」
他本還想著,等胤禔將來長大了,能用心輔佐胤礽才好。如今看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胤礽還這樣小,自己還活著,胤禔居然就敢明目張膽的做這樣的事情,由此看來,將來胤禔也是不可能甘心輔佐胤礽的了。
胤禔從未受過康熙如此重責,忍不住眼淚簌簌落下,又怕康熙罵他軟弱,不敢讓康熙知道他被罵哭了,只敢輕輕吸了吸鼻子,將眼淚逼回去,然後對著康熙辯白自己的無辜:「皇阿瑪罵兒子,兒子不敢回嘴。但事情不是像皇阿瑪所說的那樣。兒子、兒子聽見太子說的那些話,確實是實心想幫太子的,兒子又見皇阿瑪不在宮中,才想著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太子的。要說兒子有私心,兒子也不敢隱瞞皇阿瑪,兒子聽太子言說捐銀捐物後會造冊登記,這冊子是要給皇阿瑪看的,太子還說,皇阿瑪一高興,說不定會對捐銀捐物的人論功行賞…兒子聽了這個話,就動了心思了……皇阿瑪,都是兒子的錯!」
康熙聞言,怒哼一聲:「你還說你不敢回嘴,你說的這些,哪一句不是頂嘴?朕說你錯了,難道還冤枉你了不成?」
胤禔見康熙將錯處全部歸結在他身上,那剩下的為自己辯白的話他也不敢出口了,他本來還想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