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騙城計劃(第1/2 頁)
守城的八旗軍都是正兒八經的滿八旗,個個都會說滿語、寫滿文。易小龍從俘虜中挑出了一名,並以他在城中的妻兒做要挾,讓他們給義軍辦事。
易小龍想讓義軍偽裝成押送俘虜的隊伍,然後趁機騙取寧古塔城,但這就得需要一名會說滿語的人與守軍交涉。
這名八旗俘虜叫做莫爾根,礙於城內有自己的妻兒,只好答應了易小龍的要求。
視察完了汪清縣,易小龍便將縣衙中糧草帶走一大半,銀子全部帶走,留下五百義軍守衛汪清縣。
而那群八旗俘虜則被髮配到了礦場勞作,易小龍特別強調了他們不是奴隸,規定以後若是幹得好便可提拔進軍中效力,俘虜們個個興高采烈,感謝易小龍的寬宏大量。
要知道古代是會殺俘虜的,而易小龍不僅沒將他們處死,反而給他們吃飯、給他們活幹,最主要還不是把他們當奴隸對待,這是很少見的。
接著把他們連同屍體的衣服扒下來,讓城內婦女連夜將其洗乾淨,再分發給三百名義軍將士穿。
時間不知不覺間便過去了三日,李拾壹也剿匪回來了。
三百名義軍裝扮成八旗兵的模樣,易小龍便是這“八旗軍”的一員。
後面還押解著一千多名“賊寇俘虜”,而剩下的三千人則由李拾壹率領,跟在隊伍後方。
得虧眾人沒有將腦袋後面的辮子剪掉,不然今天可就麻煩了,畢竟在這個留頭不留髮的社會里,腦袋禿著不是和尚那便是反賊了。
但事實上易小龍的老家雲南其實都還保留著明朝的髮髻,真正開始推廣西南漢人少民剃髮易服,那是雍正開始實行的西南改土歸流,乾隆大屠殺西南徹底完成西南剃髮易服。
雖然吳三桂所率領的漢八旗攻下雲南後,對城市縣城實行剃髮易服,但卻管不了山區農村,要知道這些地方原本都歸土司管,朝廷都難以插手,更別提軍閥吳三桂了。
為了安全起見,易小龍要求汪清縣內的俘虜和官差都要剪辮子,這樣一來大家就都是一條船上的螞蚱了,他們也就不敢趁義軍不在然後開城投降。
易小龍這才命令大軍開拔。
事實上義軍是直接繞開了寧古塔,攻取了南面的汪清縣,屬於是戰略佈局,用威虎山和汪清縣將寧古塔包圍住。
而寧古塔那邊早已收到汪清縣送來的邀功信,早早在城內等候,時任寧古塔副都統、黑龍江將軍的薩布素則奉命接收俘虜。
易小龍一行人來到了寧古塔城下,只見寧古塔大門緊閉,唯有一人站於門口,正是薩布素。
薩布素收到縣令的書信後便轉交給了寧古塔將軍巴海,於是寧古塔將軍巴海便委派他來接收俘虜。
他估摸著押送人員今天應該會到,但聽說附近賊匪橫行,為了謹慎起見便親自出城等待。
果不其然,幾個時辰後就看見一隊人馬緩緩駛來。
只見那隊人馬個個都耷拉著根金錢鼠尾辮,並且都身著八旗軍軍服,一副根正苗紅旗人應有的姿態,便打消了薩布素的七八分的疑心。
莫爾根趕緊上前搭話,“將軍,我們是汪清縣來的,負責運送這些俘虜,縣令大人應該有給您送信吧。”
薩布素點點頭道:“確有此事,回去後告訴你們縣令,說這次他表現得不錯,本官會向聖上稟明他的功績的。”
莫爾根笑道:“哪裡哪裡,既然將軍已經知曉,那快命令守軍開啟城門,放我等進去吧,我等還急著回去交差呢。”
薩布素見這人說得一口流利的滿語,並且訊息都對的上,便就徹底放下了心,畢竟哪家匪寇能偽裝的這麼像呢?
於是他大喊一聲,“開啟城門!”
城內守將聽到了了薩布素的喊聲,不敢耽擱,連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