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汝為人否?(第1/2 頁)
源景口中的評選,其實是在聖伊甸學園每年的文化祭之前都會舉辦的一項評選活動。
那便是選出文化祭的‘祭歌’。
聖伊甸學園所有的音樂老師會在這時組成評審團,而有意向於此的學生團體們,便可以透過專門的渠道,將作品投遞上去,接受老師們的審評與打分。
這個渠道被開設在聖伊甸學園官網之上。
它會在文化祭官宣的那一天(也就是這週二)開啟,並在文化祭正式開始前一週(也就是這週末)結束。
因為要預留出一週的時間,來讓學生會開展全面的宣傳活動。
這也便是源景的計劃。
只要能夠透過由音樂老師們的評選,作為‘祭歌’的《登臨》將毫無意外地成為聖伊甸學園那盛大的宣傳活動的一箇中心,獲得超乎尋常的注目。
聖伊甸學園的文化祭的影響力足夠輻射大半個東京,是一場流水要以億來計算的超大型慶典。
其所能起到的宣傳作用,不可估量。
不僅如此,到了那個時候,冬馬曜子便早已回國,後續的宣傳計劃便能馬上跟上。
從這個方面來看,這個計劃還真是相當完美。
櫻島麻衣在腦海中開始整理起事件的脈絡來,越想越覺得可行。
對於這首《登臨》的質量,她還是十分信服的,並不覺得會有比它更加優秀的作品。
至於是否會有暗箱操作……櫻島麻衣對此也並不擔心。
校規中對於這種事情有著明確且嚴厲處罰,一經發現,便會被逐出聖伊甸學園,丟掉這份薪水優渥的工作;而且告發者還會有一份相當豐厚的獎勵。
除了老師之間的互相監督外,所有的參賽作品也會在文化祭後,在官網上進行公示。
如果做得太過明顯的話,整個音樂教師團隊便會受到質疑甚至口誅筆伐,從而動搖教師的威信。
聖伊甸學園的學生可和一般學院大不相同,因為家庭條件的原因,他們的平均鑑賞能力要比一般學院的學生高出一大截,其挑事兒與拱火能力亦是如此。
如果真出現暗箱操作的話,那樂子可就大了去了。
現在的問題是——
“明明我也是相關人士,為什麼不將這事兒告訴我呢?”櫻島麻衣向源景發問道,她已經看出了源景與冬馬和紗之間,到底哪個才是做決定的那個人,“如果不是我今天特意上門拜訪的話,估計還會一直被矇在鼓裡吧?”
這個嘛……
少年的臉上,略微浮起一種名為尷尬的神色來,稍微輕咳了幾聲後,源景說道,“因為,我其實並不知道曜子女士選定的歌手,會是和我同一個學校的學姐啊。”
“聖伊甸學園的‘祭歌’必須全部由學生完成,校外人員不得插手,否則便會被視為違規。曜子女士說,自己請了個相當有名的人來當歌手。我一聽就覺得應該是個校外人士,因此也並未將其納入考慮的範圍中。”
“也就是說,在你的心中,已經有了擔當歌手的合適人選了嗎?”櫻島麻衣感覺心中有點不痛快。
她倒不是在生這位才華橫溢的學弟的氣,只是認識到自己的位置並非無可替代之後,產生的一種理所應當的失落感。
“人選當然是有的,不過……”源景表現得略微有些遲疑。
“不用顧及到我的面子,不妨有話直說。”櫻島麻衣將這種遲疑,視為對自己尊嚴的一種保護,“我倒想看看,她是不是真的比我更合適。”
這倒不是一時的氣話。
而是源自於櫻島麻衣對自身的絕對自信。
從6歲開始,她便開始進入了娛樂圈進行拼殺,並且一直在巔峰之上站立至今。
這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