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第1/2 頁)
「府試不是說檢驗縣試選□□的人是否合格嗎?考題內容也該差不離啊。」溫倦不解。
「話是這麼說沒錯,但每年參考的人多,過縣試的人雖有名額限制,卻也是滿滿當當的,更別說幾個縣的學子一同參考,上面的大人是想挑好的繼續栽培,自然不會出的太簡單。」王全不愧是考了兩次的人,對於這考試裡的彎彎道道那是熟悉的很。
「原來是這樣。」
唐時安原先也是一位府試和縣試差不離,如今看來怕是要困難些。仔細一想也是,府試是在府裡舉行,監考的也是知府,怎麼著也不會是縣試的要求。
「不說考試這些煩心事了,我也就試試這次能不能過,要是不能,就不考了,尋個帳房的活計也使得。是該存點銀子,在娶一房媳婦才是要緊事。」王全轉頭把話題挑到娶媳婦上,讀書的人大多數不會早成親,但像王全這樣一直沒考取上功名的,家裡是會提前說一份親事的。
「那在這裡我也就祝王兄功名美娟雙至了。」放不放棄科考的事都說是自己的決定,有些人的確是沒有這個天賦,及時止損也是好事。
「小弟也祝王兄能中了秀才再給我們尋個好嫂子。」溫倦年歲小,一說到成親的事還有些害羞,在這農家普遍早婚的時候可就顯得稀奇。
「那沒問題,溫兄和唐兄可有婚配啊?」王全收了這話,便問起了這兩人的境遇。
「家中貧寒,又供我讀書,實在是拿不出銀子娶親,等真的中了功名,我娘說在考慮娶親,也不算委屈了別人。」他們家的情況在整個村裡也是出了名的,若非他娘親是個厲害的,他現在怕也讀不成書,更別說考功名。
「也是這個理,唐兄呢?」
「我已有夫郎和孩子,要比兩位早一步了。」唐時安提及此,語氣都溫柔了些。再過兩三日的功夫,縣試的第一場名單就能出來,到時候若真是榜上有名,他便是要早些回去的。
「不曾想唐兄動作這般迅速,我們這也沒有酒,就用茶水相待,祝賀唐兄了。」王全一聽,就拿了茶杯在手上,倒滿了三杯,遞了過去,以茶代酒的喝了。
將手中的苦茶飲盡,溫倦眼裡透著羨慕,「我想嫂夫郎該是個很好的人,唐兄提及他的時候眼角都帶笑。」
「他的確是個極好的人。」情人眼裡出西施,這話講得就是唐時安如今的狀態。
「聽唐兄這麼說,我這想娶親的心就更加迫切了。」二十好幾的單身漢子,哪個不想著有媳婦孩子的生活。
就那話說成家立業,先成家後立業,可這沒有業,不光對不起自己寒窗苦讀的十好幾年的日子,也讓人瞧不上哪能娶上一個知心的人不是。
「會有的,好人家的姑娘哥兒多得是,要是遇上喜歡的別放過就是。」這年歲裡也只能說娶好人家的孩子,至於那些個風評不好、身世不清白的人家,是讓人看不上的。
這談話絮絮叨叨的說了一下午,直到晚上才散去,那溫倦和王全已然和唐時安聊得像是知己一般,就差把祖上有哪些人說出來。
要說等待的日子是煎熬的也不盡然,唐時安每日除了看書之外,就到縣裡的街上走走,上次他和白冉熙逛起來也是匆忙的,沒看著什麼好東西。
這次唐時安有時間,便打算買些東西回去。街上賣的小玩意也是有趣,左看右看,唐時安最後在一家賣飾品的攤販前停了下來。
「這位公子可是要買簪子送給心上人,我這裡的簪子可都是頂好的,送個心上人最合適不過了。」見唐時安在這小攤上停下來,商販的嘴皮子利索的誇自家東西好。
這裡的簪子種類很多,既有適合女子的也有適合哥兒的,白冉熙一貫是不喜歡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唐時安也就不去看那些做工複雜的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