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頁(第1/2 頁)
過不兩日,正在長春宮與令貴妃說話的皇帝忽然暈眩,毫無預兆的失去了意識。
御醫會診後聯絡皇后以往叮囑,認定皇帝是餘毒復發的症候。
寒苓火速趕到長春宮,把問脈息後大為驚訝:「這是怎麼回事?」
李玉趕忙回道:「萬歲爺下朝後只吃了一疊綠豆酥,先至寧壽宮問皇貴太妃疾,又到長春宮中,不過服了一盞參湯,忽然就變成這樣了。」
寒苓眯了眯眼:「什麼參湯?拿來我瞧瞧!」
令貴妃忙道:「明溪,還不隨張總管把小廚房的參湯呈上來?」
寒苓沉吟片刻方問:「依我看來,皇上似乎是中毒的跡象,你們說呢?」
「皇后娘娘聖明!」御醫回道,「微臣以草烏、附子為皇上催吐,皇上雖有反應,不似新近中毒的症狀,只恐體內餘毒忽然復發亦未可知。」
參湯自然是沒有問題的,成霜輕嗅兩下,面色忽然一變,走到榻前向施針的主子耳語了幾句。
寒苓眉頭緊皺:「令貴妃,你宮裡用的什麼薰香?」
令貴妃一怔:「是內務府進上的龍涎香!」
寒苓吩咐御醫:「還不去瞧瞧!」
御醫開了香爐,對頭檢視一番後極為慎重的向寒苓回話:「娘娘,裡面似乎摻著山茄花!」
寒苓大怒:「來人!」
李玉趕忙上前:「奴才在!」
寒苓吩咐道:「預備步攆,將萬歲爺移往鹹福宮,把長春宮上下全部關到後殿去,瑞貴人、祿常在、汪常在移往翊坤宮分別看押,沒我的話,誰也不準進出!」
李玉看了令貴妃一眼:「主子娘娘,令主子——」
寒苓「哼」的一聲:「嗯?」
李玉慌忙答應:「嗻!」
令貴妃措手不及:「臣妾冤枉!」
寒苓積威已久,皇帝不虞,御前侍衛自然以皇后馬首是瞻,移駕的移駕、封宮的封宮,一座偌大的長春宮正殿瞬間變得蕭條了起來。
聞訊趕至的皇太后吃嚇不小:「皇后,皇帝這是怎麼了?」
「皇上近來操勞國事,龍體本有虧損,加上長春宮私用禁香,激發了皇上體內餘毒,這才——」寒苓以手加額,「太后莫急,容臣妾仔細想想!」
無處發洩的皇太后拿著九族性命把御醫們威脅了一頓。
舒妃婉妃上前解勸:「皇上幾次遇險,都得主子娘娘妙手回春,皇上是真龍天子,這次自然也會逢凶化吉。」
到了這會兒,除了選擇相信兒媳,皇太后別無選擇。
穎妃伶俐,想了一想對太后說道:「皇上忽然病倒,皇子們要進來侍疾,朝中必然人心惶惶,主子娘娘分射n乏術,請太后千萬撐住,不要引出亂子才是。」
太后正要答話,李玉已經進來傳奏:「宗親王、端親王、毓慶宮阿哥請安來了。」
現在是雲南用兵的緊要關頭,皇帝臥病是瞞不住外臣的,皇太后無法,只能傳召諸皇子並和親王入宮:一為皇帝侍疾,二是商量如何應付眼前的局面。
張雷親自出馬,把永瑢、永璇、永珏、永珹四位皇子並和親王傳進了後宮。
和親王提議:乾隆二十八年,皇帝在承德感染時疫;乾隆三十一年,皇帝在江南病重(對外說辭),期間都由宗親王監國主政,如今皇帝昏迷未醒,應當追溯前例,命宗親王暫攝朝政,六、八、九、十、十位皇子則輔助皇后,承擔為皇帝侍疾的重任。
皇太后也沒有別的主意,徵詢諸皇子的意見後說道:「就照和親王的意思辦罷!」
永瑢左右巡視,因向太后請示:三哥、十一弟、十二弟未曾入宮,十四弟、十五弟還在雍和宮祈福,皇父病重,是不是將他們都傳召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