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第1/2 頁)
蘇寒僵了一下。
莊婷只是笑。
餐廳內有和緩輕柔的音樂流動,蘇寒的大腦自動辨認出是蕭邦的《e大調離別練習曲》,古典樂中的經典之作。
關於這首練習曲的創作來歷有很多種說法,而最被世人廣泛接受的,必然與最浪漫的愛情故事有關。
據說蕭邦19歲時,愛上一位音樂學院的女同學,但因為生性羞怯,始終不敢向姑娘表明愛意。當他決定離開祖國前往巴黎時,為姑娘創作了這首纏綿幽怨的鋼琴曲,以示告別。
蕭邦曾說,像這樣優美的旋律,以前我從沒有寫作過,恐怕以後也不容易遇到。
他說的到底是音樂還是人呢?
像這樣觸動心絃的人,以前從來沒有過,以後恐怕也不容易再遇到……
他說的是這個嗎?
蘇寒的大腦一片空白,就像她坐車來這裡的一路上,大腦都是一片空白。
她又想起李叔同的那句話。
世界是一個迴音谷,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但蘇寒覺得,她其實並沒有什麼念念不忘的事。更沒有什麼念念不忘的人。
莊濟楚也並不是她念念不忘的人。
如果不是莊婷突然提起,她已經很久很久沒有想起他了,久到她都不記得上一次想起這個人是什麼時候了。
事實上在她選擇做演員和歌手之後,每天需要思考的事情變得簡單多了。或許是因為她身邊值得思考的人變得越來越少了。蘇寒有時覺得這樣也挺好。
她只是開始失眠。
莊濟楚如同一幅墨色畫卷出現在眼前時,蘇寒有一個瞬間覺得這一切如同夢境,充滿了不真實感。
但他到底還是在眼前漸漸鮮活起來,這一切也並不是夢。
見她們走過來,莊濟楚很紳士地從座位上站起身,動作自然地扣好西裝紐扣。
遠遠看著,蘇寒腦海中,連他唇角微微向上彎起的弧度都能勾勒出來。
他似乎跟以前沒有任何改變。這並不奇怪,其實他們只有短短一年未見,漫長的只不過是蘇寒心裡的時間。山遙水遠,就像隔著一生。
終於走到面面相對。
蘇寒停下,莊濟楚上前兩步,眼角帶著柔和笑意給了她一個再純潔不過的擁抱。就是這樣的笑和眼神,讓蘇寒知道,在他眼裡,她永遠都是那個長不大的孩子。
這是她早就知道的。
蘇寒心裡突然平靜下來。
她微微仰頭看著他,臉上甚至也能扯出一個平淡的微笑。
「學長。」她輕聲說。
莊濟楚如同從前一樣,用厚實的大掌輕輕拍了拍她的頭頂,直拍得她頭低下去,幾乎再抬不起來。
「坐。」他從容地說道,把選單推到她面前,「你的口味應該沒有變吧?我幫你點了雞丁沙拉和布丁,你看還有什麼想吃的,自己點。」
蘇寒說:「這些就夠了。」將選單推給莊婷。
但她的口味確實變了。那場意外發生後,她再吃不下任何肉類。只是她已經學會偽裝,輕輕抬眼,臉上滿是平和淡然。
e大調練習曲已經播至中段,旋律變得活潑激昂,彷彿可以讓人看到陷入愛情憧憬中的蕭邦,面對心愛的姑娘心潮澎湃,起伏不定。大概天才的音樂就是如此,讓傾聽的人感到體內彷彿被注入了一道光芒,穿透血肉,直照進骨骼。
蘇寒靜靜聽著這首練習曲經由b大調的各種轉折,最後又回到e大調。她想起那些年圖書館中書籍的味道,就像蕭邦在離開故土、離開心愛的姑娘時絕望、忐忑又隱隱帶著希冀的心情。
「這兩本書加起來都快比你高了。」
這是莊濟楚對她說的第一句話。